潮州有哪些旅游景点?
1.广济桥 “一里长桥一里市”的潮州湘子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古城东面,横跨韩江,连接西面和东部,为古代广东的20处古石桥之一;它是潮汕地区著名古建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国家AAAA级景区。因桥上桥的形式和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而闻名于世,形成“十里长桥、十八梭船、廿四洲”的主要景致。
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于绍定六年(1233年)竣工;初时只有16墩15洞,到明正德六年(1511)改建为36墩8足;到了明嘉靖三年(1524年)才完成今样。全桥分三段鼎立结构。北段叫“东门桥”,中段是“百鹰朝凤桥”,南段称“西门桥”。广济桥集梁桥、浮桥、拱桥为一体,是我国桥梁建筑的杰作。 1989年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广济桥在清代康熙年间,曾一次被洪水冲走4座桥墩、一次冲走全桥的桥亭和全部石栏,两次都得到及时修复。可见广济桥工程之艰巨。据载,在1918年时还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修葺。抗日战争时期,广济桥有1座桥亭毁于战火,1个桥墩被日军炮弹击毁。新中国成立以后,又曾多次对广济桥进行维修。目前,广济桥主要建筑仍保持清代原貌,成为著名的游览胜地。
2.牌坊街 牌坊作为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标志性建筑,在漫长的岁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时至今日,这些承载着丰厚文化底蕴的牌坊却逐渐被人遗忘,有的甚至已经残破不堪。 在潮州古城内保存完好的牌坊约有五十多座,集中分布在一公里长的街道两旁,因此这条街道被称为牌坊街。
其中以胡氏生祠石坊最引人注目,这座建造于清道光十九年的石牌楼高约八米,宽约七米,共有四层,每一层都有三间四柱,雕龙画凤,十分精致美观。除了精美华丽的外形外,这座牌坊还有着一段感人至深的美丽传说...相传清朝中期有一胡姓官员路过此地,见这里风景如画,便想在此地建一座庙宇来供奉观音,于是他便捐出所有的积蓄来建造了一座观音庵。可没几年他就辞官回家了,但当地人始终不曾忘记这位为民造福的好官,于是就将他曾经捐资建立的观音庵重建并改名为胡公庙。此后香火不断,方圆数十里的百姓都前来进香祈福,一时间这里的名声传遍了四海八方。
后来当地一位名叫黄俊卿的书生来到此游访,看到如此盛况不禁感叹万千。于是便挥笔写下了一副对联,并请人将其刻制成石碑立于寺门口。而这幅由黄俊卿撰写的对联则成为今天人们所熟悉的潮州八景之一的“牌坊古街”。 如今,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牌坊街的一角,要想真正了解牌坊的历史渊源还得从附近的博物馆中去寻找答案了——原来这一座座牌坊的背后都有着令人潸然泪下的动人故事,它们不但记录了那些值得怀念的岁月,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与发展。
3.潮州府城墙 古城墙现存有五座城门,即东门上巷的“春福门”、北门街的“北阁门”、太平路的“广济门”,西门街南路的“西门”及城顶街的“南门”,均用青石板铺砌成路面,并设有石阶通向上层城墙。还有一座石级通往“北门街的“北阁门”,均为单孔石拱门,门额横题楷书“春福门”、“北阁门”,两边嵌石刻联:“春随和气融融永,福自天章霭霭临”、“北望燕云老壮怀,山如翠黛水如屏”等。
潮州古城墙为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知府王义方始筑石基,后多次重修扩建而成。城周长7.2公里,高三丈余,厚二丈许,设六门城楼、七门城堤以及六个城门寨、七个城脚寨、九个城楼角。现存城墙多为明、清时期构筑物,城墙长2000多米。现尚存大部分墙体及西门、南门两城门遗址。 1961年3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开元镇国禅寺 开元镇国禅寺俗称开元寺,位于潮州市开元路,是中国佛教寺院中唯一的大悲殿。建于唐代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 大悲殿是开元寺的中心部分,也是寺内最主要的建筑物。主祀本师释迦牟尼佛,故又称“祖殿”。整座大殿建筑恢弘壮观,殿前左右分别置有石经幢一尊与石香炉、铁鼎各一座;殿左后侧有一棵五百多年的罗汉松,苍劲挺拔,枝繁叶茂。
大悲殿东西两侧偏后有东西二堂,是僧众集会之地,俗称“板堂”。东西二堂之间有东西斋房,大悲殿左侧后面则是藏经阁。整个殿堂与楼阁相互辉映,浑然一体,显得庄严肃穆,雄伟壮丽。 大悲殿坐东向西,呈长方形,占地面积近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千平方米。殿堂共三层,底层为须弥座;第二层高台重檐,上覆黄色琉璃瓦;第三层楼顶亦为重檐,四周翼伸卷廊。 殿前有宽敞的广场,可容千人聚集举行法事活动。 殿内设释迦牟尼如来佛像,高17.14米,连台基高达22米,系用铜铸金塑造而成的。造型生动逼真,仪态端庄肃穆,为全国罕见的大型露天佛祖铜像。 该佛像于20年代铸造,费时达二十年之久,耗去白银四十多万斤。佛像铸造完成后,曾将佛头悬挂在潮州城内一民居屋檐下,供来往行人观赏。当时仅佛头就吸引了众多信众围观,致使房屋墙壁被挤坏。
5.潮州西湖 西湖,旧称“西湖鱼潭”,位于潮州城区东北部,距市区中心不过千米,总面积约十公顷。早在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