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旧城区在哪?
上海老老城厢,原南苏州路、北苏州路、北京西路和石门一路至石门二路所围之地,俗称“上只角”! 这里才是上海的源头! 这里是近代上海的发祥地之一。
1.1860年12月,上海县城被英法联军炸毁后,当时的洋人租界就建在这里;
2.1899年,上海公共租界扩大建造,即如今的静安寺一带(静安公园);
3.民国期间,南京西路开始兴建,成为“上只角”的主要街道;
4.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0年到1960年代中后期,成都北路等道路改造以及石门一路、二路的建造,让“上只角”的范围基本确定下来。 老城厢作为上海城市的源头,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静安寺、淮海中路商业街等。同时,旧仓街、旧货市场等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进程。
时至今日,“城央居住”依然是“上只角”的核心价值所在。虽然经历多次拆迁改造,但这里的建筑密度依然不算很高,保留了一定的绿化和公共空间。 更重要的是,“上只角”的生活氛围依旧保留较好,居民大都以退休老人为主,年轻人大多在周边上班,每天清晨和傍晚,各有一条“老年一条街”热闹非凡——清晨散步遛弯、晚饭后闲庭信步,这里仿佛是一个与快节奏都市生活无关的角落,怡然自得。
旧城区是指旧城改造工程区(也叫拆迁工程区),旧城区,通常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还保留了一些老城区的城市中的叫法,它指的就是该市解放之前的老城区。一些大城市的旧城区往往是在近代的殖民地或者是租借地的基础上建立。
上海的十里洋场是旧城区。
一、十里洋场的历史起源
抗战胜利以后,大上海再度出现畸形繁荣的局面,杜月笙又开始经营起“安福医院”、“永安电影院”、“百乐门”、“先施百货公司”、“大中华饭店”等等。杜月笙的“鸿运”越发越旺,他不但拥有庞大的银楼业、典当业和鸦片烟业,在电影、旅馆、舞场、餐馆以及房地产方面都有可观的收益。此外,他的势力渗透到了交通和公用事业之中。
解放前,“黑社会”和“青红帮”曾横行于十里洋场之时,杜月笙是这些非法组织的总头目。旧中国、旧上海,是个畸形发展的社会,是个非法势力猖獗、非法行业横行的场所,杜月笙的“鸿运”就是由此造成的。
上海解放了,人们欢天喜地,杜月笙却胆战心惊。中共上海地下党根据中央指示,利用和争取了杜月笙,使其保持中立,促成了和平解放上海。杜月笙为他最后的“功德”而沾沾自喜。上海解放初,杜月笙担任市参议员、全国政协委员等名誉职务。后来,经中共上海党组织的教育帮助,杜月笙逐渐认清了蒋军必败、共产党必定胜利的形势,表示支持上海军管会和人民政府的各项措施,拥护“五反”运动。1951年4月,杜月笙因患胃癌在上海病逝。
二、十里洋场的地理意义
十里洋场,是一个带有十分强烈的讽刺意味的专有词组,它在中国近代史上特指中国东部沿海,长江下游最大的港口,国际著名的金融中心和文化大都市——上海的英法美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