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上海多伦路?

印祝秋印祝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以前去过的,那时候还叫多伦路。 很文艺的一条街,有很多咖啡馆和书店。 适合安静地看书或者喝咖啡,以及拍照(比如我) 网上找了些照片,都是以前的。 现在好像都变了。 我还是挺喜欢多伦路的。 虽然它现在似乎已经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商业街…… 多伦路位于虹口区东北部,东与新闸路街道毗连,南与广中路接壤,西至宝山路、北与横浜路交界,占地面积8.1万平方米。原为英租界,以英国牧师约翰·多伦(JohnTollent)之名命名;1943年划归汪伪国民政府所有并改名为“友友同人村”;1945年后恢复原名。

20世纪30年代初,多伦路一带还是比较荒凉的地带。1936年至1937年间,新式里弄住宅在此兴建,有花园住宅、公寓式住宅及公共住宅等。当时建有一条环形马路,由北向南分别有“大光明电影院”、“华联超市”、“好又多购物广场”等地标性建筑,还有“海伦西路邮政局”、“静安寺公园”。在一条街上集中了这么多大型商场和公共设施,在当时是独树一帜的。

2009年7月28日,上海多伦文化发展基金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大会在上海图书馆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上海多伦文化发展基金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由33名理事组成的理事会、22名监事组成的监事会。

会上,学者余秋雨被聘为多伦文化发展基金会顾问。

支九报支九报优质答主

在上海南京路东首的北侧,毗邻中山北路的地方,一条呈东西向短短三、四百米长的普通马路,却因为鲁迅先生曾在此度过了10个月的时光,使这条不起眼的多伦路,顿时名声大振,闻名天下。如今成了著名的旅游文化街。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前后,在多伦路两侧曾经有过许多影响一时的文化团体先后在这里诞生。例如:上海艺术剧社、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自由艺术大联盟、上海左翼文化总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等……,几乎囊括了这一历史阶段出现的全部文化团体,因此,多伦路又被人们公认为是当时的进步文化人士传播与交流的中心地带,成了中国现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为了纪念鲁迅等人对中国文化艺术和现代文学的贡献,上海市闸北区政府于1994年在多伦路辟建了多伦文化艺术馆,同时对这条古文化街区也开始修缮开放。

经过修缮后的多伦路,保持了原有的百年建筑的古旧面貌,两旁老式欧式建筑依旧,墙壁上都镶刻着当时著名团体的砖雕标志以及团体成员名录。沿着两侧小砖路,游人可以参观到众多文化名人的寓所旧址,浏览文化名人传记。

多伦路成了古文化风貌的休闲广场,成了人们文化娱乐的好去处,成了上海著名的旅游景观街。多伦路已成了展示上海海派历史文化的地方。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