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多少天准?

裴宁宁裴宁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我去年就思考过,也咨询过一些气象领域的专家。其实大家感觉天气变化无常,主要是气温方面的感觉。因为今天穿羽绒服,明天可能就得穿短袖了。这种气温的波动是明显的,所以会让人觉得天气很奇怪。而降雨、降雪这些气象现象,人们更容易感受到天气变化的周期性。因此会觉得天气预报很神。 其实啊,现在气象预测的能力已经很高了。就拿温度来说吧,影响它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两大因素。其中大气环流又包括很多因子。目前我们所能观测到的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温度(最高温、最低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等等。而这些气象要素的变化都是有规律的。

以气温为例,影响它变化的主要有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太阳辐射能够直接影响到气温,而大气环流则是通过影响下垫面(地面及地表植被等情况)来影响气温。由于太阳辐射可以分成直射和反射两个部分,所以影响到气温变化的太阳辐射又可以分成直射和高射两部分。 大气环流影响的气温变化,主要取决于这个地区的大气所处的状况。如果是寒冷干燥的空气,那么受到大气阻挡,气流无法迅速扩散,从而导致低温持续;如果空气相对温暖且潮湿,则可能会发生倒春寒或者春末夏初阴雨等天气。 当然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除了太阳辐射和大气的移动情况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因子,比如洋流、下垫面等。它们会影响大气中水汽、二氧化碳等气体成分,从而间接影响气温。但目前而言,在短期预报中,气象学家主要依据的是规律性强且易测量的变量进行预测,而忽略了一些特殊情况下所产生的奇异信号。对于复杂的气候系统,目前的预测理论和方法还显得比较单薄。

但不管怎么说,目前气象学的预测能力已经足够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了。我举一个例子,比如前段时间武汉突然大雪,不少人来不及多穿衣服而受冻,其实只要提前知道第二天会有雨雪天气,多穿点就没问题了。这就是气象学的贡献之一——让人们可以提前做好准备,而不是猝不及防。

向訸向訸优质答主

天气预报准确率与预报时效和预报的空间尺度、所用的数值预报模式有关。目前,1——3天的预报基本比较准确,5天的预报基本能反映天气变化的趋势,7天以及7天以上的预报为相对模糊的预测。

天气预报难度之高,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我国是一个气象灾害特别严重的国家,气象及其衍生灾害造成的损失占自然灾害总损失的70%以上。预报是气象服务的核心,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及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

气象部门利用先进的气象卫星、雷达和自动监测网等现代化监测系统,采用最先进的数值预报模式,结合经验,制作精细化的天气预报,对天气形势分析和天气系统都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制作出多种多样的专业天气预报产品,如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图、天气形势预报图、各种预报要素图表、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等。

预报准确率一直是各国提高天气预报质量时力争提高、力求突破的目标,准确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甚至零点一个百分点,在技术上都是巨大的进步。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3天内的天气预报准确率在80%以上,5天内的准确率在70%以上。而我国随着气象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目前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已超过80%,气温预报准确率在90%以上,暴雨、强对流天气等灾害性天气预报命中率及台风路径预报准确率均有较大幅度提高,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人们可以比较放心地依据一两天的天气预报安排工作和生活了。

但公众和媒体不要苛求预报准确率应达到100%,因为天气变化非常复杂。在科学技术还不能做到使预报完全准确的情况下,如果把预报与实况不完全一致归咎于发布虚假信息,从而对预报员产生不信任感,是不利于天气预报工作的开展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