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时间是什么?
因为东营是“黄河入海口”,所以又被称为“黄河口(地区)”。 这里所说的“黄河口(地区)”不是特指现在东营市所辖的利津县和垦利县的广大区域。从历史地理的角度而言,“黄河口(地区)”一般指的是古濮阳地区。
在两千多年前西汉武帝时期设置郡国制之前,今天的河南、山东两省的大部分国土属于一部叫作“濮阳国”的王国。汉武帝建立郡国制度后,在今天的河南省东北部设东郡,辖境包括今天山东省的西部。由于这一带古代属黄河冲积平原,又处于濮阳国的东边,故称“东郡东边”或简称“东部”;又因古代这一带有成皋、荥阳两关,即今天的成皋、荥经二县,故又称“成皋以东”或“荥经以东”。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战乱纷争。徐州牧陶谦为了对抗曹操,迎奉汉献帝,将原治所郯城迁至彭城(今徐州市)。随着彭城的迁徙,“成皋以东”的称呼也变成了“彭城以东”。曹魏代汉之时,彭城以东地区属青州刺史部,魏文帝时始置兖州,彭城以东地区属兖州。西晋时兖州治所在瑕丘(今济宁),东晋中后期移治昌邑(今巨野)。南北朝时,齐高帝萧道成于永明十年(492年)自瑕丘迁兖州治所未久,梁朝天监五年(506年)又自瑕丘还兖州,以后北周及隋代皆袭此制,而唐宋时的兖州则治所在今山东兖州市。这种迁来徙去的情况,说明彭城与兖州的地理位置一直相对较近,因而“彭城以东”也就自然成了“兖州以东”的简言了。
到了元朝初年,为征讨山东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等,元武宗命皇太子率军攻占安丰路(今江苏淮安市),随后改安丰路至淮东中路。此后,中原和江南间的往来多走这条线路,故称“中大路”。又因这一带旧时属于兖州,故而也称“兖州东路”或“济州东路”。清康熙年间修纂的《兖州县志·建置》中说:“按兖州府治在京东路,又谓之‘中州’,盖以此别于东昌府(治所在今聊城市)之‘西’也。”这里的“中州”就相当于是“兖州东路”的简称了。
至于“济南以东”的说法,可能源自清代中期以后的“京杭运河”和“津浦铁路”纵贯山东,连接华北与江浙两大地区的交通大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