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蚕桑在哪里?
说起丝绸,不得不提的是,在丝绸之路上,中国除了输出丝绸等纺织品之外,还传播了栽培桑叶、养蚕、缫丝等行业技术,使这些行业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发展。现在,作为丝绸之国的浙江就有许多与丝绸有关的文化遗产。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种植桑树和饲养蚕的证据。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绘有蚕纹图案; 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有丝织品残片; 而位于钱塘江边的钱潮村遗址则更罕见地发现了蚕丝和桑木炭化颗粒,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关于蚕丝被的材料证据。(注:以上资料来自网络) 到了唐朝,浙江的丝绸产量已经很高,《唐六典》记载了包括浙江在内的十个重要产丝区的丝织品产量,其中浙西道就生产了206793匹绢,而江南道的苏州更是高达508824匹。
元代以后,由于棉花种植技术的传播以及棉纺业的兴起,江南地区的丝织业逐渐衰落,明代中后期更是急剧衰退。至清末民国初期,随着外国纱厂的入侵,我国民族纱厂纷纷倒闭,丝织业也逐渐被外资或洋货所替代,浙江甚至出现了“荒桑不种榆枣,牧童采桑唱歌”的景象。 不过,好在有一些勤劳的蚕农保留了传统的育蚕技术。
1941年,为了支援抗战,国民政府将原设在金华的中央工业试验所迁至昆明,并建立了两个分所,分别位于云南大学内和呈贡县县城北面约五公里外的王家营子。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央工业实验所在原址恢复建制。1949年后改名为北京纤维研究所,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纤维研究所派遣专家来到我的家乡——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对这里的土法养蚕进行技术指导,从而让这里传统的蚕桑产业重新复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