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哪有观音庙?
西安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据说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的某个夜晚,有一位身背荆杖的白须老人出现在长安城外的苑中,口中念道:“当年吕岩(唐代诗人,号洞仙)曾在此种花,如今花开千年,花开千年啊!”话音未落,田中的菊花忽然开放,香遍关中。老百姓感恩戴德,就在此处为吕祖建了宫殿,称“花神庙”,这就是今天西安翠华路杜陵乡观音禅寺的始建于隋朝的观音庙。而当年那个背着荆杖的老人,则是宋朝名士陈抟(音团)。
公元963年(北宋初年),年轻的赵匡胤(后来的宋太祖)在太原征伐后晋,打败了晋军,驻跸当时的长安。驻守长安的巡检杨信,为了宣扬天子功德,就向天子的老师陈抟求教,要在洛阳龙门山烧造一座石刻老君像,高九尺、宽四尺。像刚刚凿成,天上忽然降下两滴像鲜血一样的露珠,落在了老君的嘴角和胡须上,十分的鲜艳夺目。杨信十分惊讶,就派人去请教陈抟,陈抟告诉他说:“这是吉利的征兆,您应该建一座寺庙来祭祀他。”杨信就依从了陈抟的建言,在为这个像设祭坛时,造了一座小小的庙堂,取名叫“感灵”,据说就是现在的古观音禅寺,其前身称为“感仪寺”。
到元代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由于战事频繁,西京洛阳毁于战火,这里的奉先寺、甘露寺和感仪寺(今杜陵乡的观音禅寺)也遭摧毁。到元代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将原来的“感仪寺”改建为“感通寺”。
由于此处峰峦绝涧,古塔巍巍,怪石嶙峋,奇花异草遍地,风景优美,在唐时就为游览胜地。著名诗人王维曾于此处筑别业,称“南国”。宋代名士陈抟曾隐居于辋(即辋川)谷,并在此修桥筑亭。明代名士高承旨居此,并以“莲洞”命名其读书处。清代文学家张敦仁于同治年间在此结庐隐居,并建“习儒馆”,“贻才堂”等。
1995年12月,全国佛教协会为该寺主持举行了重建竣工落成庆典,江泽民总书记特地题写了“古观音禅寺”的寺名,该寺方丈戒尘法师主持了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