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现在还是陪都吗?
首先定义一下什么是陪都。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存在两个首都级别的特大型城市,一个叫首座,一个叫陪都。首都一般都具有政府首脑机关、国事外交、军事指挥、交通中心、文化中心等首都功能,而陪都一般作为第二国都,具有首都不具备的功能,比如陪都是该国的军政府中心,战时首都等。首都是行政中心,而陪都是军事中心,如英国,首都是伦敦,陪都是贝尔法斯特。前者是世界著名的政治中心,而后者是兵工厂,英国20%的武器都在贝尔法斯特制造,并且是英国国防部的战略要地。再比如日本的京都和东京(江户时代叫江户)也是典型的陪都和首都关系。东京是日本的行政中心和经济中心,而京都则是日本的文化中心和传统的军事中心。陪都不必具备首都不具备的功能,但必须具备首都并不需要的一些军事色彩。
按照上面这个标准,民国时期的重庆的确称得上陪都。1938年,日本全面侵华并发起对武汉的攻击,国民党为保存其政权,从南京内迁重庆建立行营。重庆因此开始承担起部分行政中心的功能。后政府宣布迁都重庆,重庆成为战时首都,并且在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前一直是战时首都。作为军事中心,重庆拥有大批兵工厂和军事院校,比如594兵工厂(目前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下属的长安民品),它在当时生产大批步枪和冲锋枪支持抗战。军事科学院,中央航空学校,中国马术团都曾经在重庆驻扎,重庆还是战时中国唯一能够生产飞机的城市,其军事色彩十分浓厚,可见重庆作为重庆时期中国的陪都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现在有说重庆是陪都被称作“雾都”?
1、地理原因,重庆的主城区位于长江和嘉陵江汇合处,城区内还有大量的长江支流和水库,加上四面环山的地形,形成重庆冬、春季节潮湿多雾的气候特征。因此,有“重庆有本城,藏在云雾中”的说法,“雾重庆”由此而来。
2、历史原因,抗日战争时期,大批上海等沿海城市的文艺工作者,如郭沫若、阳翰笙,音乐家如贺绿汀等汇聚到重庆。文艺工作者们根据重庆“云雾绕山城、山城隐云雾”的自然地理特征抒发愤懑的情绪,写就一批反映抗战文化的作品,如歌曲《雾都之夜》、话剧《雾重庆》等。因此,重庆又有“陪都”和“抗战文化中心”的象征意义。。所以又称陪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