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不夜城在哪?
“不夜城”是旧上海一个地名,其范围大约是现在的凤阳路至北京西路一带。因静安寺这一带在宋代时是一片沼泽,名为横泾川,明代洪武初年,这里开始建起园林,所以又称之为“横泾园”。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因为皇帝玄烨曾经在夏秋两季在这里设围打猎,所以又称作“皇家园林”。 清乾隆帝南巡时,因不喜“皇家园林”这个名字,遂改名为“静宜园”并题匾。不过民间仍习惯称“静宜园”为“静安寺”。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英、美、法等国在上海租界附近发起“联军入侵”,妄图逼迫清政府扩张在我国的权益,他们包围了位于闸北的静宜园,纵火焚烧,大火持续数日,史称“沪上焚园之变”。 “沪上焚园之变”后,清廷于次年重建了静安寺,并特地从杭州引种了两棵银杏树以纪念那场大战中英勇牺牲的将士。这树现在还在,树龄已400多年,高27米,树干周长6.8米,需六七个人才能合抱。 1915年后,静安寺周围逐渐有花园别墅出现,成为上海著名的公花园和花园住宅区。
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上海战局的变化,国民政府准备把首都迁回南京,于是在南京西路上建设了中央图书馆和新中央饭店,作为临时政府办公地点及接待各国元首和宾客的宾馆。这些建筑采用西洋古典主义风格,十分豪华气派。
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了全国最大的商业企业——国营上海第一百货商店所在地。商店营业面积3万多平方米,分为营业、住宿两部分,当时号称“亚洲最大购物广场”,堪称上海乃至整个中国的商业“地标”。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百貨店的发展受到冲击,它的住宿部分被改建成上海友谊商店,继续经营。而它的营业部分则改成上海商城,引入市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