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北京还是上海?
我是很喜欢上海的,因为上海有喜欢的人和事(虽然他已不再属于我)。 但北京给了我更多。 两个城市代表两种人生。 现在常听人说北京挤,是的,北京很挤。可当初我来北京的时候,是住在离天安门很近的四合院里,那院子宽敞的很,光正房就有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还有大厨房、马棚子。可住下我和我的父母以及我的四个姐姐绰绰有余。每个房间都有窗,窗上挂着纱帘,早上阳光透过纱帘洒进屋子甚是温暖。每至傍晚,院中便燃起炊烟,香气四溢。当然这些仅仅是这座四合院给我留下的印象。
来北京后不久我便有了男朋友,他也住在这座四合院里。他是解放军某部的军官,平时忙于训练,很少回家。偶尔假期回家也能看见他。记得有一次是他休假回来,提着一大包零食进门的时候正好撞见我在洗头发,他放下手里的袋子“哗”的一下把窗户都打开了帮我吹干头发,还笑我笨手笨脚。现在想起来那些日子真幸福!后来我们分手了,是他先提出来的,分手那天他送了我一把梳子,他说梳子寓意好彩头,以后不管到哪里都不会忘记对方。这把梳子我一直留着,直到来美国才丢的丢了。 后来我结婚了,老公不是什么高官,只是一个普通的外科医生。我们买了别人租住过的老房子,虽然房子不大,但是很有家的感觉。每天打扫完卫生,看着一尘不染的屋子,心里特别满足。周末老公会陪我逛超市,买我爱吃的水果,然后一起回家做我爱吃的红烧肉。晚上我们在床上看书,互相讲笑话,偶尔他逗得我哈哈大笑,有时我会忍不住亲他一口,他就假装生气地捶一下我的肩。如此简单而快乐的生活让我觉得十分满足。
我生完孩子后得了抑郁症,医生说我需要看心理医生。我第一次向丈夫吐露心声,说了很多自己的不如意,最后哭成了泪人儿。没想到他把我拥抱在怀中说:“我不许你哭,谁惹你你了你就打我吧。”说着就用手指轻轻刮我的鼻尖儿。从此抑郁好了,只有一点,我开始怕黑,常常开着灯睡觉。
来美国的第十年我们有了第二段婚姻,他是一名律师,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他常常告诉我他感谢我前夫为我做的一切,包括把我养大。他在我身上看到了中国女性的美德——勤劳善良。他经常对我说:you are the kindest woman I have ever known. 我很高兴能认识他,也很高兴他能娶我。可惜我们结婚没几年他就因癌症去世。
来美国的第三年我女儿来了这里,那时她刚刚8岁。起初她很不适应这里的的生活,没有同学和老师,只有一个又高又黑的爸爸和一个说话总是结巴的妈妈。但两年之后她就完全融入了这里的学习和生活。她上了大学,选择了和妈妈一样的专业,成为一名护士。如今她已经是一个20多岁的漂亮大方的小姐姐了,常常跟我说:妈妈,我很感激你们能为我付出一切。你们的爱是我最大的财富。 今年是我来美国的第27个年头,我已经拿绿卡16年了。我想无论在哪里生活,幸福都是我们自己一手打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