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上海滩在哪?
以前的老上海滩,大致指今黄浦江两岸的徐汇、长宁和静安等区,当时这里属于法租界,是欧洲人和华人富商的集中地;现在的上海滩,已经没有任何物理意义上的边界了,因为黄浦公园到南苏州路的黄浦岸线,在1950年代被填没后,变成了人民广场和南京西路商场林立,老上海人说的“上海滩”其实就是曾经的法租界的代名词,而新上海人所说的上海滩,则是这一片商业繁华区的统称 。
其实关于“上海滩”一词的由来,历史上一直没有一个定论,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它起源于吴语中的“下海” ,特指上海县城的南郊(即旧仓街以南地区),但这里的“海”读[hǎi],是指长江入海口,所以与粤语中“下海”一词完全相反,意为上山下乡,也就是离乡背井之意,这与上海开埠之后,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涌入城市所形成的特色社会现象有关.
也有学者依据民国时期的文献资料,将“上海滩”的形成原因归结为1843年后英国人在吴淞口外非法侵占崇明东南海岸的土地,并在当地修建了军事基地,从而把原属苏南地区的长江冲积平原与浙北太湖流域联为一体,形成了今天上海市区的南北狭长的地形,并使原有的河道水系发生淤塞和改道,造成暴雨时雨水不能及时排入海里,而在城内形成内涝,老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以图出路,这种“上海滩 ”的概念,要比之前提出的“下海”说广阔得多,因为它把上海的城市化进程提前到了鸦片战争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