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三件套是什么?
先解释上海的“三件套”,再解释背后的地理知识。 所谓三件套,一般指上海静安寺附近的三幢高楼,即南京西路上的梅龙镇、铜仁路的万航渡路1555号和武定西路的中信泰富。
从地图上看,这三幢楼正好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中心,因此形象地被称为“上海三件套”。 从海拔高度看,三套件的海拔都在100米以上,最高的是武定西路的中信泰富,高169.2米。 这三栋楼之所以特别突出,是因为在市中心地区,大多数的高层楼房都是依靠钢柱支撑的结构体系。而这几栋大楼采用了框架结构,少了支柱,自然高度就可以拔得更高一些。
什么是框架结构和钢柱支撑的结构呢? 我们把房子比喻成一个生物体,楼房的承重结构就像人体的骨骼,而支柱就是骨骼上的关节。框架结构的楼房就像没有了关节的生物体,所有承重任务都由自己的骨骼来完成;而钢柱支撑的结构就像是有许多关节的人,骨骼负责承重,关节起到的是分配和转承作用。因为有了这样的构造区别,同样是一栋33层的建筑,由于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框架结构的楼房会比钢柱支撑的楼房矮一些(减少约1/4)。
了解了上海“三件套”,我们再来看看这背后神奇的地理知识吧! 大家观察地图的时候可能会发现,这“三件套”刚好处于一个三角形顶点的位置。其实,这个三角形的两个边长分别是江宁路与石门一路到石门二路、石门北路以及新闸路和新街口。
为什么选这里呢? 原因就在于这里是古河道和黄浦江的交汇之处。 众所周知,长江和钱塘江在上海市中心形成了一个夹角,也就是著名的黄浦江。而在明清时期,苏州河(现在的黄河故道)还是一条重要的河流。清道光年间所修订的地名书《扬园》中描述当时的苏州河:“源出吴淞南关外,东北流经镇宁府(今中山立交北)入黄浦。”“上承泗泾源,东经新镇、旧仓街入黄浦。”可见苏州河在当时还是比较宽的,而它的流向也恰恰就是现在的新街口。
那么问题又来了,古人是怎么解决古河道与市中心冲突问题的呢? 方法很简单,就是在市中心区域内用石砌成护岸,也就是河底高程比地面高出了很多,形成了今天的“上海三件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