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停车哪个?
首先,这个视频存在很多瑕疵。 比如视频中显示的62路公交车站点就不存在(我每天都会坐62);
比如视频开头10多秒,两辆车的行车路线是有问题的,正常来说两车应该会沿着同一方向行驶,但是视频里却出现了调头的画面……
其次,深圳没有“地铁红线”的说法。 关于地铁建设的控制,根据《深圳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7-2035)》,深圳将采用“市域快线+城市轨道”的形式进行布局。其中,市域快线主要承担全市快速通勤的需求,采用快线列车、地下铁道或城际高铁路线建设;城市轨道主要承担中心城区的通勤需求,采用地下铁道形式。同时,规划明确提出了要严格控制新建线路的站点间距。可见,对于地铁的建设,深圳是严格控制的。
第三,这个视频反映的情况并不是个例。 近年来,随着深圳交通压力的增加,市民对交通建设的投诉也越来越多。我在微博上进行了搜索,发现仅今年一年,关于地铁及城轨建设相关的投诉就超过一百条。
以13号线为例,该线路作为一条贯穿深圳的轨道交通干线,由于工期较长,涉及拆迁量极大。在建设过程中,也饱受争议。 比如2019年8月,有市民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向深圳市市长肖亚非反映13号地铁线路严重扰民的问题。该市民称,近期凌晨一两点开始施工,巨大噪音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休息。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介入处理。
对此,深圳市政府非常重视,立即要求有关单位做好协调工作。最终,在当天凌晨三点左右,该市民再次发送微博表示,“终于把13号线工地夜班挖掘机敲走了,太感谢了!”
地铁口附近的车位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住宅小区的地下车位,包括人防车位和普通车位;二是商场、写字楼等经营实体的地下车位,该类车位大部分都用来停放自己的车辆,有部分对外出租;三是公共停车场,也就是市政建设用来专门做停车收费的场所。这三类车位的归属权是有区别的。
住宅小区,有部分有地面停车位,根据《物权法》的规定,这部分归属于全体业主所有;小区人防工程中的停车位,其产权属于国家,由开发商使用,收益归全体业主所有;小区规划的地下车位,连同地上建筑一并进行规划审批的,其产权归属于开发商所有。
商场、写字楼等实体的车位,只要连同建筑一并办理了规划审批手续、取得了建筑面积且已领取了房屋权属证书的,这个产权就属于业主所有。如果是规划中没有涉及到的地下空间,经市政规划部门审批,并且开发商在建造时向政府交纳了相应的出让金,这个产权也属于开发商所有。
城市公共停车场,一般情况下,其土地使用性质属于市政交通建设用地,其产权归属于国家所有,在市政部门的管理下,授权给具体管理公司进行经营管理,目前,在我国各大城市,这种模式还很少。
目前来说,地铁口附近的公共停车场很少,大部分车位归属权都是开发商,但这些车位作为小区配套设施,已经随住宅一起销售,所以,购房者购买住宅时,应按照《物权法》的规定,按所缴纳的购房款的比例,支付这部分公共配套设施的成本费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公摊面积。
综上可以看出,在地铁口购买车位,一定要搞清楚其归属权,如果归属权不明,建议不要购买。从法律意义上来说,地铁口附近的车位,只有住宅小区的业主可以购买,其他所有人,只能在有产权的开发商手中购买,如果是在没有产权的单位手中购买,存在很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