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铁真多?

谌彤韵谌彤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在南京上大学,坐了四年的地铁 来北京工作也有四年了,也坐了四年的地铁 从南京到北京距离不近,坐高铁、火车或者飞机都要转车 以前回家每次都是上午出发下午到 要么就是中午走晚上到 我就想知道,在南京生活和工作的人每天有多少人乘坐地铁?每年又有多少人次乘坐南京地铁? 为什么我坐地铁的时候很少碰到本地人,几乎见到的都是像我一样外地的年轻人呢?

首先,我并不是南京土著,但我在南京生活了十几年,应该还算是个地地道道的“宁漂”,我对南京地铁的频繁使用程度甚至高于一些土生土长的南京人。 在我上初中那会,南京还没有普及地铁,当时能坐的上地铁基本只有新街口附近几个站。高中毕业去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离新街口不算远了,但那时候我依然很少坐地铁,主要是机场大巴、公交车和出租。到了大三的时候,一号线南延段通车到了中国药科大学,我们学校离得近,所以偶尔会坐地铁。

大四毕业来了北京,虽然北京地铁很发达,但我还是更喜欢南京的地铁,因为南京地铁不用刷身份证进站,而且不像北京那样全程刷脸,而是有人工售票处,这让我觉得更有安全感。(毕竟在北京丢过一次身份证…) 就这样,我从一个外地大学生成为了一名在南京有房贷要还的“新南京人”。

虽然在北京工作了四年,但是我觉得我的身份仍然是一个乘客,因为我所居住的小区距离地铁站有一定距离,所以并不常坐地铁,基本上去市区是公交+地铁的方式。这样看来似乎我一年也不一定能用几次地铁,但我想说的不是这个意思。我认为南京地铁的频率之高,使用之广泛已经深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像北京的共享单车一样,已经成了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拿上班来说吧,早上来不及坐车的话可以地铁+骑车,白天下班时间也可以地铁+拼车或顺风车回来,晚上的话地铁+网约车也能解决,甚至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我可以地铁+出租车/快车/代驾来保障安全。当然这些方式肯定不能像共享单车那样随意变换颜色,毕竟价格摆在那儿呢。

至于你说遇到的本地人的问题,我只能解释为巧合,因为我认识很多南京本地人他们也很少乘坐地铁,地铁对他们来说既不是日常通勤的首选也不是最方便实惠的选择。

柳会点柳会点优质答主

乘坐列车的车厢内,可发现车厢顶部吊挂有“空调机组”设备,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给本节车厢进行制冷、制热、通风,从而满足乘客对车厢内温度的要求。

为使车厢内温度分布均匀,司机可以根据温度情况操作“送风模式”开关,通过“空调控制器”,控制1至6车厢的“空调机组”实现“全冷、半冷、全暖、半暖、通风”等5种送风模式的要求。例如:当司机操纵“送风模式”开关处于“半冷”位置时,则2、3、4、5号车厢处于“制冷”状态,“新风阀”处于打开状态,“回风阀”处于关闭状态。1、6号车厢处于“通风”状态,“新风阀”和“回风阀”则处于全开状态。

当列车出库运行时,为了使车厢内外空气流通,司机操纵“送风模式”开关处于“通风”位置,此时,六节车厢同时处于“通风”状态,新风和回风同时进入车厢,待车到终点开始折返时,则操纵“送风模式”开关处于“全暖、半暖、全冷、半冷”四种送风模式中,一种状态进入正线运营服务。

空调系统运行时,当车厢内温度接近设定值时,“空调控制器”控制本车两台“空调机组”,一台制冷,一台制热,达到过渡补偿的目的,从而避免温度出现大幅度摆动,使车厢内保持适宜的温度要求。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