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列车是怎么弄进地铁的?
首先 我们要明确一点,地铁列车不是“放进去”的,而是“开进去”的!
现在新建地铁线路大多都采用铺轨法施工,也就是将轨道铺设在盾构机刀盘前方,再由盾构机进行推进,最后焊接形成一条完整的线路。
当然这种方法也有弊端。那就是如果盾构机在挖掘的时候遇到地下管线等障碍物怎么办?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淤泥、流动水源等,还有可能造成盾构机停机,甚至使隧道掘进陷入瘫痪状态。 那如果是旧线改造呢?一般都会有现成的铁道,但是铁道两边的沟壑该如何处理?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种就是整体吊装法。这种方法对于铁路两边的沟壑要求较为严格,必须是已经回填完的土质路堑或者路堤。在铁路两边分别搭建起起吊支架,然后把整个火车吊起来,移除原有钢轨和枕木,安装上新的轨道,重新铺设整段铁轨。
第二种是分段切割法。这种方法与整体吊装基本相同,但适用于土质情况较差或者地质灾害易发区,不能对原铁路结构造成破坏的地区。 在铁路周边做好隔离防护后,利用专用工具,把需要更换部分的铁轨和路基切割下来,运至一旁备用。然后在原地做好基础,恢复铁路的结构,接上被截断的路基部分。
地铁车辆一般在车辆段内检修整备完成后再开行到地铁车站上,车辆段与正线车站是连通的。
列车段是地铁列车检修和停放的场地,一般修理工厂、静调库、试车线、停车库、材料库、不落轮镟库等各种功能建筑都有,功能很齐全。
一般情况下,地铁列车段都会有2-3条线路来向正线车站发车,列车检修完毕后会停放在发车股道上面。车辆段信号楼值班员在接到行调发车通知后就会安排列车出库运行,具体路线由信号楼值班员来安排,通过车辆段内线路运行到转换轨上面。
列车在转换轨上面会一度停车,司机与行调联系,在得到行调开车命令(包括开往什么车站的哪个站台)后转RM(限制人工驾驶或RMF)模式运行。列车通过进出段线进入到正线线路后,根据调度命令运行到指定的车站。
因为车辆段或停车场的线路与正线的线路是隔离开的,它们之间通过转换轨以及防淹门(或电动隔断门)连通,所以列车在转换轨上面会有一度停车,联系调度后再动车进入正线车站,这也是安全考虑。
车辆段或停车场的线路属于车辆部门管理,正线线路属于行调管理的,行车方式、无线信号通信组别都要改变。
上面说的都是全自动运行方式,如果车辆段与正线未联通时,就要用工程车辆调车到正线的车站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