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雨什么时候停?
这个还真没法说的准,但是可以通过经验来大致判断。 举个例子:12号下午广州开始下雨,我是13号早晨离京的(飞机),当时想着北京也可能有雨,于是买了雨伞;但到了北京机场取完行李一出航站楼却晴天一片……不过,据我观察附近建筑的玻璃幕墙及路面上的车辆等反射的光线确有增多,应该是有雨的云层就快接近了。于是我又匆匆忙忙跑回去买雨伞…… 就这样,在航站楼里进进出出了好几次才终于买到雨伞。
就这么一趟折腾,北京的天空竟真的立刻飘起了雨,而且越下越大。 这就是通过观察天气预测出来的结果——雨马上开始下了! 后来,我就撑着新买的雨伞一路欢欢喜喜地回到了住地…… 然而,故事还没有结束。晚上吃过晚饭回屋收拾洗漱完毕已经8点多了,我忽然想起还没关窗,于是打开卧室门准备去开关空调(我们房间的窗户和空调外机是在同一边的,且窗户和空调外机之间还有一块遮光板)…… 我刚一开门,外面便下起大雨。还好我反应及时,迅速地关上了门窗。
这要从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来开始分析。云滴增长到雨滴有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冰晶效应,云滴首先凝结在冰晶上成为雪花,雪花在下降过程中不断与云滴合并,增大到1~2毫米半径时,开始融化,并在融化过程中继续与云滴合并,使雨滴增大到能降落到地面。另一种方法是云滴通过互相碰撞而合并增大,最后也成为雨滴降落到地面。一般说,第二中降水形式较弱,多为毛毛雨或阵雨天气,所以这类阵雨主要由云内水汽供应,而第一种降水形式,受地面水汽含量的影响较大,所以,一般大雨,暴雨的降水系统有低层相当的水汽供应才能维持较长时间的降水。因此,我们常说的雨下个不停,往往是受加强的低层暖湿气流供应的影响,有时甚至与前期的降水形成系统相配合,提供更充足的水汽来源。 懂得了下雨的基本道理,我们就可以回答那个提出很久的问题了。
对于很微弱的降水,比如毛毛雨,只要外界环境的温度、湿度发生变化,比如有强干冷空气的入侵,此时的降水一般难以维持,所以很快便会停止。
对于强度稍微强些,我们称为阵雨(但也不排除有些区域受热力条件影响,仍然会有新的对流云团不断生成的情况下),此时的降水系统中凝结、凝华、碰撞合并过程正在同时进行,此时要使降水马上停止有些困难,一般要逐渐减弱再慢慢停止。不过,此时有些小块积云仍会受热力作用的影响,发生局部的对流降水,所以会有时停时下的感觉。
对于强降水,尤其是暴雨天气,由于在此过程中由相当强盛的暖湿气流提供大量的水汽来源,强降水系统可能不易减弱停止,加上暴雨天气多与低空急流相联系,暴雨来临前往往会有强风出现,在暴雨过程中也常常伴有对流性大风,强大的上升、下沉气流使影响区的天气变化更趋复杂多变,所以会给人造成忽然大雨倾盆,忽然大雨停止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