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中有哪些天气?
我国现行的气象标准中,根据降雨的发生过程和物理特征,将降雨分为6个类型: 1、雨(Rain): 在任何时间,只要降水量达到0.1mm/h并且连续24小时降水总量达5mm以上者,即定义为雨。 2、雨夹雪(Snow Mix with Rain): 降雪中混有等量以上的雨;或雪花颗粒在雨滴中的含量超过50%。 3、湿雪(Wet Snow): 含水量为5%~7%的雪;或直径大于0.5毫米的雪花颗粒在雨滴中的含量小于50%。 4、霰(Sleet): 由冰晶组成的、有圆形节理且直径小于5毫米的固体粒子。 5、冰雹(Hail): 为从云中下落的中空球状固态粒子。可分为冻雹和暖雹两种: 6、冻雨(Freezing Drizzle): 当雨滴(冻雨凝华核)落在温度低于0℃的物体表面时,就可能形成冻雨。如果降落到地面的雪,经过车辆或树杈时发生“冻结”现象,也是典型的冻雨。 如果只是气象学专业人员,那么上面这些都是常识性的东西。但如果是普通观众,可能对这些名字比较陌生。下面简单介绍几个常见的天气符号及其对应的天气现象: 云的形状不同,带来的天气也有不同。所以,我们常听说的“乌云密布”“阴云密布”“万里无云”等,都是描述云的形状。
【1】阴雨天气: 【2】下雪天气(包括湿雪、霰、雪崩以及融水雪区出现的“雨夹雪花”,虽然形态上为雨,但实质上是雪): 【3】台风暴雨天气: 【4】强对流(雷暴、短时强降水)天气: 【5】高温干旱天气: 【6】海雾天气: 另外,还有一些天气在出现时并不影响能见度,但可能会对农业、交通产生一定影响,也应引起重视。如: 大气环流发生变化时的“倒春寒”“秋高气爽”“梅雨季节”“伏旱”等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可以通过手机软件实时查看天气变化情况并精准预报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状况。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只能尽可能预测到短期内(例如数天之内)的天气情况。对于中期及长期的天气走势,目前的科技水平还无法做到准确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