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方天气预报?

商紫涵商紫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 天气系统非常复杂,不是几行代码就能实现的,目前最靠谱、最实用的预报方法还是数值预报(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用计算机把世界上气象站点近30年的资料输入程序中,就可以进行迭代运算,得到未来某一时刻的气象情况。当然,为了获得精确的结果还得把现在正在发生的天气状况以及云层分布等情况加进去。

因为数值预报需要很多基础数据,并且要频繁更新(每小时一次甚至更快),所以国家气象局建立了全国最大的气象信息服务网,提供给媒体和公众使用。 现在比较流行的有美国NOAA的GFS(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全球预测系统) 和欧洲的中心数值预报 ECMWF(欧洲中心) 。这两个都是公开的,免费向大众提供。

我这里有一台ECMWF的终端,可以共享给大家使用。 网址:http://apps.ecmwf.int/weather_for_users/predictions1.html 需要输入始发时间和目的时间(精确到小时);起始点经纬度和高度;以及终点经度和高度(如需计算周边地区,可不填)。

GFS的网址要稍麻烦一些: http://www.ngdc.noaa.gov/ftp40/data/gfstcmmfs/global.fss 选择相应的文件,输入起始时间和目的时间(精确到秒);起点经度和海拔高度;终点经度和海拔高度。

这两种方法都采用全球的相同类型的气象站资料,所以得出的结果在宏观上是大致一样的。只是ECMWF的精度更高一些,每6个小时做一次预则,而GFS是每周做一次预则,因此ECMWF的准确性更能得到保证。 如果想进一步挖掘一下,还可以去NOAA的网站下载历史资料。比如最近两天有北京的网友说想看72小时的预报,其实是可以办到的。只要用昨天的时间加上今天的时间就可以了。

终雅妍终雅妍优质答主

方志记载的气象预报内容十分广泛,雨、雪、风、雹、雾、寒、署、阴、晴等等都可以预示。所依据的物象,有动植物的反诸和生长情况,有地理环境特征及变化,还有历法和星相。从方志中关于气象预报的记载可以看出,在古代中国,人们就积累了许多关于天气变化的自然现象和民间谚语,这些记载和遗存的气象谚语是珍贵的科学资料。

方志中关于气象的记载往往是在记述农业情况时带出来的。陕西《三原县志》在记述农业时谈到天气征兆,如以云色记雪:“雨止云敛,黑晕四起,中有红光,三日后下雪”。以蚂蚁记雨:“穴开如瓶口,旬日有大雨”。以禽鸟记阴晴:“乌鹊噪而天将雨,老鹳叫而阴将霁”。以冰冰记寒暑:“冰薄而龟文则寒不甚,冰厚而实则寒必甚”等谚语。

有关天气变化和农事活动关系方面的记载,在方志中也随处可见。河北《南皮县志》农谚有“春天三场旱,秋后打净院”,说明如春天雨少,则秋天收成无望。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下了长不大”,这是讲三伏天后种的萝卜、白菜长不好,不能收。有“豆喜大风,黍喜小风。。有“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有谷饱霜,无谷怕风”, “立秋有雨一半收,处暑下雨收不愁等农事谚语。有“桃开十一朵,有杏有糜麦”、“乌龙打雾凇,天阴必刮风”、“麦怕浇在破五”、“腊月起大风,二月出洋葱”、“二月三日春雨贵如油”、“惊蛰刮北风,十场九场空”、“豆子浇初白,二白收不来”、“小雪飘雪花,来年收芝麻”、“阴节到,犁铧燎”、“夏至刮北风,大水收不通”等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