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民广场在哪里?
一说到“人民”,可能大家会认为这里指的是“人民的权利”或者“人的权利”。其实不然,“人民”一词最早出自《尚书·尧典》中关于舜的任命:“宾于四门,曰益,曰稷,曰契,曰皋陶……,使百姓昭明,两颂焉哉!”其中的“百姓”也就是后来的“万民”、“民众”或“平民”,指的就是当时社会的普通民众。可以说成都是“民众的成都”的意思。
到了明代初年,成都的城池扩大,在现在的春熙路南段(原蜀王府)建立了皇城,并在周围筑起宫墙。这时的成都,除了西北角保存着唐代的少城外,大部分已成为新的城区了。 清代时,把明代的皇城称作“内城”,将旧有的成都城称为“外城”。从明代到清末,内城的面貌基本不变,而外城则不断扩大。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因为人口增多,在外城东南侧增建了两座城门,即今天的春熙路和中山路的起点——迎春阁与翠柳楼。
1928年,国民政府在成都成立市政权,并将成都更名为“成都市”。这时,城市管理部门在调查了全市的人口和土地后,发现由于连年战乱,成都已经没有了城墙,城内绝大部分是低矮的民房。为了让这座城市更好地发展,市政部门计划在市中心地区修建环形干道,并引入地下水,形成街道绿化带,同时考虑到旧成都以东城墙为基础所形成的地理格局,便将这个计划命名为“筑城工程”。
1935年,成都市建设委员会成立,市长蒲殿俊任命朱章彬为委员兼总工程师,开始进行环城交通干道的规划。他们利用当时国内尚未广泛使用的卫星拍照技术,将新修的环状道路设计绘入了地图。但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这项工程被迫停顿了下来。 抗战胜利后,该项计划得以重新启动。1946年冬开始破土动工,1948年初建成。因城墙拆除后,仅留下了北大街一段明朝古城墙遗址,于是新建的道路就取名为“人民路” 。这条马路不仅是当时成都最宽的马路,还是连接城东、城西的主干道。
为了纪念在“筑城”过程中做出的贡献的人,1948年在人民路的西侧有一条支路被命名为“科甲巷”;而在东侧的一条小街则被命名“文庙前”。这是因为在科甲巷一带曾发现过汉代的古墓葬群,而在文庙前一带则是古时成都的孔庙所在地。 解放后,人民路街道成为成都最大的街道之一,并成为了市中心商业区。1958年,为方便汽车行驶,将位于今人民东路至人民中路的一段青砖大道改为沥青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