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安多尼教堂深圳?
是“圣安德烈大教堂”,不是“圣安多尼教堂”! 网上有好多叫错的,可能都是抄袭百度百科吧,这个百科词条也是错的。
更正一下,是罗振宇在2017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中打错了,应该叫圣安德烈大教堂。 原话引用自罗胖的演讲PPT,有错误请指正,侵删。 这个建筑其实不是教会或者天主教的产物,而是晚清时期来华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大学——广州博文理学院(后来的岭南大学)的校址,由美国建筑师设计、岭南大学资助建造的。
因为清政府当时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境内“传教、建堂、办学”等,条件是不准建立“宗教统治或影响”,所以这些建筑其实都不是传统的中式建筑,而是西方建筑风格。 之所以建得这么漂亮,是因为这栋建筑要作为中山大学(当时的名称)的校区兼校舍使用的,所以不仅要考虑到美观,还得尽可能让教学楼的使用效率更高。
在建造的时候还发生了点有趣的小插曲,由于当时中国民间普遍信教,为了争取信众资源,这些外国教会经常在中国各地修建大型的教堂,以至于广州城内有“五大教堂”之称(其他四个分别是:石室教堂、洪山寺教堂、光孝寺教堂和沙面基督堂);而同时代建立的这一所教会学校,因考虑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学校里只许建有中式风格的建筑物,于是这所西方风格的大教堂就在校园里显得十分打眼。
后来这里成为中山大学校区后,校内建筑风格多元,除了这栋大教堂外,还有南洋风格的建筑、苏式建筑、日式建筑等等。 大教堂于1985年重建,2014年被列为广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这所大学已经搬到琶洲岛新建校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