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回民有多少?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西安也是多民族共生之城,回民便是其中之一。然而,和大多数人一样,对于西安“有多少”回民这个数目实在是无从计算。只了解到回民大多居住在大皮院、东羊市一带。2010年,回民街改造进行得如火如荼,那时从西大街起一直到解放市场统统都被围栏圈起来,当时的人们为了找地方吃饭只能硬着头皮去饭店。然而,就是在那一次,我和朋友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清真包子铺。那铺子的位置有些隐蔽,不细心的人会丝毫察觉不到。铺子小小的,只有一层,里面摆放着几桌,外面则排着长长的队。等我们从里面走出的时候,听到边上有两个清洁工聊天,聊到了这家包子。“这家的包子味道不错,人还很多。”清洁工A说。“是啊,咱也经常去那吃。”清洁工B说。“你看他们人那么多,排那么长的队,都是因为你两口子。”A说。“为何呀?”B问。“你忘了,去年有一件大事这里可都是都知道的……”A说。此时,我那朋友听到后非常兴奋,跑过去拉着我说:“老板,两个包子”。当然,对于包子,我是没有太多发言权的。因为从小到大就没吃过几次。只是记得小时候去回民亲戚家,见过他们在祭洒完后吃,当时感觉特别好吃。但回到自己家,想再吃的时候,却怎么也找不着了。只从回民街改造后,回民们再吃到这些东西的机会便少了许多。这次,因为朋友的一句话,我便怀着十分期待的心情,咬了一口包子。然而,让我惊讶的是,这包子竟然让我有点找不着北。因为虽然我吃不了多少羊肉,但只要有羊肉的味道我都能尝出来。可眼下,这包子的味道却让我不能判断。在反复确认了好几遍之后,我确定,这包子里没有羊肉。之后,便直接问店主:“这包子里没有羊肉吧?”店主听罢,笑道:“羊肉怎么吃?”我红着脸答不上来。店主笑着摆摆手说:“这是牛肉馅的”。同时从旁端来一份玉米馅的。那玉米清香扑鼻,令人忍不住就想咬上一口。我吃了后觉得味道不错,便点了点头。店主见我满意,笑得更欢了。他笑的时候我发现他竟然没有胡须。想到这里,我试探性地问:“叔叔,你有没有胡子?”老板笑道:“这你都能看出来?”说罢便站起身,对着镜子用指缘精心地修饰起来。回民因信仰宗教的原因而不食猪肉。这一点不仅是对自已的要求,而且对外衣要求也甚为严格。可是当我看到老板画胡子的过程却觉得很好笑。因为当他把镜子拿开时,我发现他的耳后和颈项处竟然没有一丝渍痕。之后,我便笑了。老板也笑了。我便问起老板是不是刚刚刮的胡子。老板答道:“不是,我从来没有刮过。”我便问为什么。老板却笑而不答。只让我下次再来。我便问他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他说没有。便道别离开了。走出店门,回头再看那店铺上的字,感觉那行云流水的字中似乎带着飘逸。尽管我不认识,但觉得那肯定是出自一位秀才之手。出了回民饮食馆再往东,便到了卖石榴的店铺。这店铺虽然不怎么起眼,但进去后却发现其中的奇珍异宝不在少数。老板也是十足的回民,尽管我们彼此不认识,但彼此都很熟悉。每次去的时候,他都热情款待。当然,对于吃的东西,他的要求很高。从他店里摆着的书籍封面上的文字可以看出,老板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文学爱好者。同时他也经常给我讲一些关于他小时候的故事。只听他讲西安回民以前的生活很苦。许多人都是在走街串巷卖包子或烤乳鸽为生的。而且,他们做生意讲信用,注重信誉,一般不大讲价钱。有时客人买了好多,但只结账一部分,他们也不会说什么。我对他这几句话印象很深刻,因为他讲的这些不仅让我对回民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让我对回民街有了不一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