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都有什么旅游景点?
敦煌,是甘肃西北部一个古老的边陲小城, 距甘肃省会兰州市大约800余公里;这里曾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和咽喉要道;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风淳朴 ;这里是古“沙漠绿洲”,而今又是举世闻名的文物宝库,被世人称之为“东方艺术长廊”与“中西文化交流的驿站”(见图1)。
一.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它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上;始建于公元366年(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五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石窟寺遗址,是中国四大名窟之一, 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1)莫高窟由735个洞窟组成,分南北两区。其中北区的492个窟,南区的243个窟。北区主要建造于北朝至隋代及唐代早期,南区则主要建于中唐以后。除少部分窟内有壁画外,绝大多数无壁画或仅存残迹。而窟内最大的特点是塑像皆已不存,但历代壁画却保存得较为完整、精美,内容上以佛经故事画为主,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和历史面貌以及社会生活情况。这些精美的壁画,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2)目前开放的洞窟主要为北区的173个窟,这些窟的主要内容为五代时期宋、西夏、元的壁画,其题材多为礼佛、观无量寿经变等。尤其是晚期的观音、弥勒和金刚力士的塑造形神兼备,堪称雕塑珍品。 南区洞窟有10个开放给游人参观,主要是藏经洞的部分遗物,如汉文、梵文文书典籍、刺绣品、绢画、木版印画等等。此外还有大量的彩塑菩萨像以及供养人画像,内容丰富,极具研究鉴赏价值和文化艺术教育意义。
二.月牙泉 月牙泉古称沙井,又叫药泉,是一处自然景观。因为它形似半月故称为月牙泉,它位于鸣沙山山坡之下,自沙海中涌出,泉水微咸,水质清纯,晶莹透澈,甘冽可口,冬不冻夏不干,久雨不涨,久旱不涸。 “泉映月而无尘来,风衔沙而没有尘飞”,这是古人对月牙泉真实写照的生动描绘。千百年来不论沙丘如何变迁,泉水始终如旧,这真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啊! 三.雅丹地貌 位于敦煌西部的罗布泊地区,由于地势复杂,变化万千而得名。它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风蚀土林地貌,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约相当于10个香港面积的大小。它是由一簇簇形态各异的土墩群组成的自然奇观。由于各土墩高低不同,形状各异,有的象雄雄站立的天兵天将,也有的象昂首嘶吼的猛虎怪兽……在阳光的照射下,土墩群熠熠生辉,蔚为壮观。 四.玉门关 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后,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位于敦煌市西北一百零几公里处戈壁滩中。玉门关呈方形,面积约1万平方米左右。现虽只留下一些黄土夯筑的城墙痕迹,但它当年雄踞大漠、守边戍国的雄伟气势却依然让人肃然起敬。人们还常常在这里寄上自己的一片深情厚谊,以便留作永久纪念。 五.阳关 阳关坐落于敦煌之西的古老关隘,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因在玉门之南故名“阳关”。 阳关,作为古代“丝绸之路”南路和西汉时期的军事重镇的地位曾十分重要,如今虽然只有古城堡遗址以及一座阳关博物馆了,但其历史文化内涵仍值得后人细细品味。特别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所写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更是脍炙人口,至今传颂。 六.悬泉置 它坐落在敦煌市西南五十多公里的戈壁滩中,因地下水源丰富,泉水从地下涌出,悬挂于崖壁上而得名。悬泉置创建于东汉建武二年即公元26年,当时只是屯田官吏供应军需的一个小驿亭而已,后来逐渐发展为当时河西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座驿站。该遗址占地约5万多平方米,有房屋遗迹近百间,属典型的汉代建筑形式。整个遗址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有序,具有浓厚的汉代风格,且保存相当完 好。 七.敦煌研究院 敦煌研究院成立于一九五七年三月十八日,它的前身是成立不久的敦煌文物研究所。该院的建立旨在全面保护管理和科学发掘利用敦煌文物,使其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和珍贵遗产。 因此多年来该院一直致力于敦煌学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和社会效益,受到国内外广泛赞誉。不仅如此,他们还为敦煌的保护、管理、研究和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加强敦煌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国家在敦煌市建立敦煌莫高窟自然保护区,成立了专门的保护管理机构——敦煌研究院。这个机构集文物保护管理与科学研究为一体,下设考古研究所、艺术研究所、文献研究所、信息中心、保护科研部等多个部门和研究室,同时拥有国内一流水平的文博专业队伍和专业设施,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二百多人 ,正逐步成为我国文物保护管理的先进典范和世界级的敦煌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