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的旅游景点有哪些景点?
天坛一共四部分,大殿,回音壁,圜丘,皇祇室(现在不开放) 大殿是最高级别的祭祀场所,只举办过三次大型的祀天仪式 第一次是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正月祭天大典。康熙皇帝以“乾清宫暖阁”为行礼之地,由大臣代行三跪九叩大礼。 第二次是乾隆皇帝五十五年(1790)正月初一的祭天典礼。这次是在“大朝殿”(今太和殿)举行,乾隆皇帝亲自行大礼。这是有清一代,也是我国古代最后一次帝王祈天活动。 第三次是大祀殿改称祈年殿后,嘉庆元年(1763)正月,嘉庆皇帝在这里进行了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动。此后,这里又多次作为临时祭祀场所。 每次祭祀时,天子都身着祭服,在乐声中前行至大殿门口,然后停下,由专人将一捆草料放在炉内点燃,随着“噼啪”的火声和缭绕的青烟,天子开始念咒文。接着,太监们分别捧进“太羹”、“玄酒”等祭品,放在供桌上。 天子在主持祭祀的大臣辅助下,完成一系列礼仪性动作之后,就留在侧室休息了。大约一刻钟以后,天子再走出室,换好常服,登上御辇,前往斋宫进食。 回音壁位于大殿北面,是一座用砖砌成的圆形墙,高5.2米,底宽4.68米,顶宽3.15米,中央厚约4厘米,周缘厚8厘米。整个墙壁上下左右对称,中间留有一圆洞,即传说中的“闻香洞”。 据记载,这座墙壁可以反射声音。如果一个人在圆洞中说话,另外的人就可以在圆洞外边听到清晰的回响,就好像对话一样。不过,这一神奇的装置已无法引起现代人的兴趣了。
圜丘在祈年殿的正南方,与祈南殿相对。它的建筑形式与祈年殿相同,只是没有柱网覆盖。据说在这里举行祭祀活动时,需要净焚帛楮(古代祭祀用的纸钱),燃松脂,投豆粥于燎炉中,使香气散发,以引神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