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些什么特产?
1,三林馒头 说以前的三林包子,先要提一下“本帮菜”;说起上海本帮菜,不得不提“红烧狮子头”(俗称“糖醋排骨”)——这道菜在清代的《调鼎集》里就有记载,算是本帮菜的招牌了。不过要说到本帮菜的起源,还要往前追溯,到明代万历年间,著名的文人高濂所著的《遵生八笺》里有这么一句:“川、淮、浙、广四种烹饪之法,尤以淮扬为最,而上海惟咸淡之水性可佐小鲜,故其烹制殊有风味……”这里的“小鲜”指的是盐腌过的鱼,用江浙一带常用的咸水煮熟了吃。到了清中后期,上海的人口构成发生了变化,外地人大量涌入,带来了各地的饮食文化,“本帮菜”的概念开始模糊……这时有人提出“本帮菜”其实应该叫“上海菜”,不过这个称呼太普通了,没多少人记得住,反而“本帮菜”这个称谓流传了下来……
好了,再说回三林包子——据说由江苏南通人王季儒于清末在上海创设。王季儒原是一家老字号“德大饭店”的老板,因为经营不善,钱被伙计骗了,一怒之下辞职回家。回家后他潜心研究厨艺,发明了各种面点,三林包子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包子用的是半发酵的面团,比传统的死面团做的包子更好嚼,深受食客欢迎。后来王季儒的包子越做越精,他在里面放上了肉馅和调料,做成了现在这种带馅的包子——当然,这是王季儒后代的说法…… 三林包子最出名的店铺是“荣顺馆”——老板是王季儒的儿子。这家店的包子皮是有颜色的,因为加入了一氧化铅,所以呈红色。另外,红颜色的包子皮也象征着吉祥,取“鸿运当空”之意。除了红色的包子外,这家店还卖纯白色的包子,里面是不放馅儿的,用来夹油条很好吃,被称为“夹沙包”或“金包”。
2,静安寺蛋塔 静安寺蛋塔的名字其实有点忽悠人的感觉,因为它实际上并不是“静安寺”制作的点心。“静安寺”这个名称的由来还有一个典故——“静安”二字取自佛家语“佛安其心,而静乎其宇”(《慧林僧正语录》)。这“静安寺”原本在旧时的南京西路,是一座毁于火烧的日本桥。现在的“静安寺”是新修的,就在南京西路旁边。 “静安寺蛋塔”不是该寺自制的点心,而是该寺旁边“静安面包房”制作的点心。这个“静安面包房”可是跟上面提到的荣顺馆不同,它可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民国老店,始建于1947年,创始人是法国人,最初售卖法式糕点。店里最出名的是松饼,即英国下午茶点心中的“司康”(scone)。还有像蛋卷一样薄薄的蛋挞。
3,葱油饼 葱油饼是流行于宁波等地的传统小吃,外面酥脆,中间软绵,葱香味儿十足。关于葱油饼的来历有个传说:从前宁波郊外有一座庙子,庙里的和尚为人善良朴实,经常会帮助穷人。有一天,一个乞丐来到了庙子里,和尚就给他准备了饭菜。吃完饭,天色已晚,和尚就请他留在庙里过夜。夜里,和尚进入梦乡后,突然听到门口有动静,便起床走到门口,突然看到月光下有一个白胡子老头正慢慢地把门推开!和尚大惊失色,连忙双手合十念了一声“阿弥陀佛”,那老头看见和尚,忙问道:“你是出家人吗?”和尚答道:“贫僧是出家人。”接着老头又问:“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和尚仔细一想,说道:“今天是四月十五。”老头听了连连点头,说道:“正是,正是,今日正是我七十六岁生日啊!”“啊?”和尚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原来,这白天睡觉的和尚乃是“南普陀”的方丈!那白发苍苍的老头又是谁呢?原来他是南海观音手中的一颗舍利子变化而成的。因为当日佛祖释迦牟尼就是生于三月十九日,因此这“南普陀”方丈也就算了自己生日。 话说回来,为何这“南普陀”方丈喜欢上了葱油饼的做法?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喜欢吃!据他的俗家弟子回忆:“大师最喜欢吃的就是葱油饼,每次我们外出化缘,总是先买好葱油饼,才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