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会不会封城?
说一个冷知识,上海的“沪”字,繁体字写作“滬”。 “滬”这个字有三个读音,分别是hu、gu和xu。 当“滬”读作hu时,是指水名,即今天的黄浦江; 当“滬”读作gu时,指的就是古上海县县城的所在地了,在今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附近,有光复路地铁站(一号线)和静安寺公园。 之所以提到这两个地名,是因为现在的徐汇区和静安区都曾经属于古上海县。所以如果疫情再严重一些,很可能这两个区域要实施封控管控,或者临时采取交通管制措施。(毕竟之前封了一个虹桥枢纽,这次新确诊的地方离虹桥不远。)
而上海的其他区域,比如杨浦、虹口等区,则可能是低风险区,继续严格保持现有防控措施。 我说的这些只是基于现有的信息做出的猜测,至于真实情况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本次疫情是否能够在短期内得到控制,都不影响我国实现群体免疫的目标——因为我国正在大力推广疫苗接种,目前接种量已经超过了14亿剂次。 只要继续保持积极接种的态度,让符合条件的民众尽快接种疫苗,建立免疫屏障,病毒必然无法长期维持高速传播的态势。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病毒不会变异。病毒的变异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只要国际疫情扩散蔓延,病毒就会一直在变异。 而我国的疫苗研制者们也一直处在研发的一线,根据新闻报道,国药中联的灭活疫苗已经完成追加剂量的临床试验,北京生物的新冠灭活疫苗也即将完成III期临床试验。 相信随着疫苗的陆续上市,我们最终能拨开迷雾,看到疫情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