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农场吗?
我大学在杨浦大桥的某工大念书,学校里有个学生农场,供学生体验农作、了解农业过程。当时我们系会组织同学们去参观,种植、采摘、喂食、听讲座等等(据我所知其他一些学校也有类似的农场)。其实这个农场是学校作为211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
我工作后去了浦东的一家外企就职,公司附近有一个超大的农场,不是有机的但是环境非常美,里面有各种禽类、鱼类和小动物,还有果树和花草,周末可以带家人去遛弯,也可以自费买鸡蛋、鸡肉、鱼肉等食品。 后来搬到莘庄附近工作,发现小区旁的一个公园里有几个农民种了蔬菜和水果,平时公园是免费开放的,菜地也是公共的,大家随便去摘,当然种菜和收成的都是那个农民自己。
再后来有了孩子,为了给孩子一个接近自然的机会,又搬到了嘉定,发现小区旁边有几个大棚,里面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蔬菜,还有一个养殖区,养着鹅、兔、羊等动物,孩子们兴奋极了,常在这里玩得乐不思蜀。 大约几年后吧,听说这里要拆迁重建,当时还觉得很可惜,因为这里确实能让孩子感受到自然的乐趣,而且离市区也不算远,交通也非常方便。 现在孩子已经上初中了,前几天突然对我说妈我要回老家,我想念老家的大田,我说孩子你是不是记错了,咱们这没有大田啊!孩子说妈妈你忘了呀,咱们这里有田的有水的,我恍然大悟,是啊,这些年我们在上海市中心不停地搬家的过程中,忘记了土地的存在。
上海属于我国比较特殊的地区,虽然它是一个特大型的城市,但同时它也是一个整体的直辖市,也就是说本市所辖的范围中既有城市地区也有农村地区存在。从这个角度来看上海有近1/4的辖区是属于农村地区的,自然就会有一定规模的耕地和农场。
其实我国任何一个城市中都有可能存在农用地,甚至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农场,而决定一个地区农用土地规模的直接因素就是当地的地租。如果一个城市的非农用地开发强度达到了极点,那么相应的农用地的地租水平往往也会很高,农用地想要盈利就需要有更大的规模。而上海作为我国经济规模第一的地级行政区,其地租自然是极高的,因此上海范围内从事农业的单位规模往往是比较大的,小规模的散户反而比较难寻觅。
上海的农场中面积最高和人口数量最多的为光明集团旗下的五四农场,但即便如此它的面积仅有5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500亩),和国内的其他大型农场比起来只是个小目标,甚至无法达到其他省份中农垦集团所辖某个农场的水平,但五四农场依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农村,其区域管辖形式为镇级建制并隶属于崇明区管辖。
上海在耕地面积方面排名全国倒数,但是上海的农业技术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尤其在科技农业、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等方面更是典型。上海农业目前主要以花卉、苗圃、菜篮子等高效创收项目为主,一些远离市中心、面积较大而且适宜种植水稻的地块才会以水田为主,因此上海耕地(水田)占耕地比重并不大。
农业单位和工业单位类似,需要有一定规模的经营土地范围才会达到更好的经济效果,因此上海本地的一些相对较大的农田区域,大多都被一些国有农垦集团所承包(主要是光明集团),由于上海耕地资源稀缺因此本地这些农业单位的生产水平往往都非常高,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全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可以为市民提供大量价廉物美的“菜篮子”产品。
由于上海地租极高而且农垦集团的规模也较大,因此在一些农业生产条件较差、难以实现规模开发的区域就会形成一些私人的小规模种植地,从严格理论上来说有些区域可以理解为农地出租,有些区域则属于本地的农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