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出轨原因?

蒯义峰蒯义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引用一句晚清名臣林则徐的话作为引子,用在今天的地铁出轨事故上,可谓恰到好处。 林则徐是福建人,出生在福州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从小天资聪慧,在父亲的教育下,六岁便读了《论语》、《孟子》。 乾隆五十八年(1793)中进士后,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在朝任职期间,因反对君主独裁和封建迷信而两次被贬。

道光十五年(1835)任陕西按察使,次年迁布政使。此后历任湖南巡抚、两江总督等职。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以钦差大臣赴广东办理防务。1840年秋至1841年春,与粤海关监督易俊等大力筹措军需物资,保证军火粮饷及时供应。1841年2月,在与英国侵略者作战中,因兵力不足,被迫撤离广州。

1841年7月到1842年1月,在江西南昌主持“团练”,招募乡兵,准备抗击英军。1842年2月,奉命抵镇江,协助驻镇江的京口副都统海龄率清军保卫镇江;3月,清廷命令他退守南京,旋即派其子兴善前往督战。4月初抵达南京后,迅速整饬防线,鼓舞士气,并动员城内百姓,组织起来,坚壁清野,以阻遏英军的入侵。

尽管当时清王朝已是内忧外患、积贫积弱,但身为封疆大吏的林则徐依然表现出一个爱国将领的本色。 他不但积极备战,还着手制造武器,甚至在旧枪炮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自制炮弹,加强战斗力。 就在林则徐全力抵御英国侵略军之际,南京城里却发生了一件让人津津乐道却又很不恰当的事情。

1842年4月中旬的一天,林则徐在检阅部队时,发现有一队官兵精神不振,便令传官问话,这队的军官连忙解释道:“我们不是不想卖力,实在是体力不支啊!” 原来,这一队士兵来自陕甘地区,长期驻守边陲,水土不服,加上风沙侵袭,脸上手上都生了癣,奇痒难忍。有的士兵为了止痒,就把棉花蘸着鸦片烟涂抹在癣患处,这种土法果然有效,一时士兵们皆仿效涂擦。没想到,这个举动却被林则徐家的一位侍女看见,立即报告了主人。

林则徐听说后,立即传见该队军官,怒斥道:“烟毒害人,汝不知乎?”“此物戕贼肢体,消乏精神,最毒之物也。一旦染上,终身难以戒除。吾誓不与奸邪同流合污!”接着,他命令把剩下的毒品全部交出来,不准残害将士身体。

其实,早在二十多年前,林则徐就已经痛恨烟毒肆虐,曾两度严禁烟土入关。第一次是在嘉庆二十五年(1820)十月,他担任江宁织造期间,发现当地士绅吸食烟毒非常普遍,遂将吸鸦片的违法者列名通报,请旨惩处。结果,江苏巡抚裕谦以“失察”之罪,被革职留任,林则徐也因此遭到牵连,被劾署工。

第二次是在道光十四年(1834)九月,林则徐刚升任江苏巡抚不久,再次奏请严禁烟毒,禁止鸦片贸易。道光帝批示:“林则徐办事认真,才能卓绝,自少至老,品性端方,为官清廉,深得朕之心意。兹因苏省鸦片烟土贩卖日盛,着林则徐悉心酌办,不可疏漏。” 后来,林则徐又相继在湖北、湖南等地推行禁烟措施,取得成效。

此次在镇江和南京之间奔波劳碌、忙于备战的同时,他还不忘督促属下禁绝烟毒,堪称一代名臣。 可惜后人却没有能够继承他的优秀品质,反倒让这种品质贻笑大方——我真是为这个国家的未来担忧啊!

焦国标焦国标优质答主

有些是被“逼”的

一些“地铁族”表示,自己并非主观想要走天桥过街,而是被“逼”的。有市民说:“很多天桥没有升降电梯,并且位置也不好找,走到天桥那里要么上台阶要么上楼梯,比较麻烦,有些天桥甚至修在路口中央,过天桥还不如直接走马路穿过路口。”“有的天桥没有电梯,推车过天桥很不方便,地铁口附近也没有地下通道,出地铁必须上天桥,过马路也得上天桥,一来一回就得上上下下走两次天桥。”经常推婴儿车出行的高女士说。

部分天桥存在设计缺陷

针对市民反映的地铁周边无障碍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市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坦言,确实有一部分天桥未安装电梯,主要是因为建设时间较早。另外,受地铁建设影响,部分过街设施无法实施改造加装电梯。如五棵松地铁站仅规划了五棵松桥东侧过街天桥,没有规划过街地下通道,而该天桥未安装电梯,残障人士、乘坐轮椅者和推行婴儿车的乘客过街比较困难。还有部分天桥安装电梯位置受建设条件限制,乘客出地铁站只能上层电梯,下层电梯在路口另一侧,使用起来也不够便利。

地铁沿线天桥数量仍不足

据了解,近年来,本市加大了地铁沿线过街天桥增设电梯的工作,但由于天桥加装电梯受到地上、地下空间条件的限制,实际实施工程比较困难。比如:青年路天桥原设计方案在青年路路口的东北和西南两角各设一座过街天桥。但受青塔变电站及高压走廊线等建设条件限制,只在路口东北角建设实施了青年路天桥。五棵松地铁周边仅在五棵松桥东侧设置1座天桥,亦庄文化园站周边过街需求主要依靠周边城市道路解决。地铁天桥少、空间不足等客观原因,是造成有的天桥不能满足设置电梯的条件的最主要原因,因此乘客从地铁车站出入口到目标地点必须上天桥,不方便残疾人、推婴儿车者和携带大件行李者出行。

过街设施未与规划相协调

据交通部门介绍,由于部分地铁工程与周边过街设施规划未能很好协调,或规划实施过程中被压缩变更等原因,导致地铁出口周边过街设施不足。比如,青年路地铁站附近的青年路天桥缺少东南角天桥功能分流。一些市民建议,将过街天桥与地铁工程同步建设,以解决地铁站出来只能上天桥过马路的问题。

地铁口周围有商厦挡住

市民郑先生说,“五棵松地铁口的天桥没有电梯,而且天桥离地铁口有近150米距离。再往东走有个地下通道,但那里的出入口全被一家商厦给挡住了,根本下不去。还有,如果从天桥上走着过马路,得走500米到头再下来。这样一来,从五棵松地铁口出来,想走着过马路最少得走五六百米,打车的话得走150米才能打到。因此不少人只好斜穿辅路过马路,也有人从天桥上跳下来横穿辅路。”记者看到,在这座天桥下方,还有一座封闭的地下通道。该地下通道通往南侧的五棵松体育馆和北侧的五棵松桥。在地铁口处,地下通道仅存残缺的入口,被商厦和广告栏所遮挡。在五棵松天桥上,几乎没人走,很多人从天桥上下来横穿辅路。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