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多斯天气?

黎逸灏黎逸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额尔多斯在内蒙古中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凉爽;春秋两季多风沙,昼夜温差大。这里年平均气温为6.5℃~9.5℃之间,各地年较差(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一般在40℃以上,最大可达70℃左右。 全年无霜冻期120天左右,春季气温回升快,但常伴有反复的"倒春寒"现象;夏季炎热短暂;秋季降温剧烈;冬季漫长严寒。年均降水量约250毫米,集中分布在每年6~8月份。年蒸发量达3100毫米,是降水量的13倍。干旱缺水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点之一。 年平均风速4.0米/秒,四季均能出现狂风,最大瞬时风力可达20级以上。主要灾害性天气有低温、融雪型寒害,暴雨、洪涝及沙尘暴等。

春季(3~5月):天气变化无常,常有"倒春寒"现象和霜冻。随着气候转暖,各种植被开始复苏。但此时干旱少雨,大风频作。

夏季(6~8月):炎热短暂,气温日差较大,经常出现30℃以上的高温天气。雨量集中,多集中在7、8两个月。

秋季(9~11月):气温急剧下降,经常受到弱冷空气影响,会有冷空气侵扰,并伴有降雨。由于气温骤降,容易形成晨雾,影响交通安全。

冬季(12月至次年2月):气温偏低,干燥少雨。经常会出现大风寒潮雨雪天气,气温可降到0℃以下,并有持续低温冰冻天气。

澹台婷妍澹台婷妍优质答主

鄂尔多斯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煤电资源最富集的地区,全市含煤面积达3.97万平方公里,煤田10处,保有探明储量1593.75亿吨,分别占内蒙古和全国的五分之一和六分之一,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平均每年外运煤炭7亿多吨,占区外电煤供应量的近1/3,是中国能源保障的“顶梁柱”。同时,这里也是一座缺水和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城市,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85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是中国最缺水城市之一。多年来,煤炭产业高强度开发和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比较突出,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遇到严峻考验。

2021年以来,鄂尔多斯市以“科技兴蒙”行动为依托,立足能源富集与水资源匮乏并存的实际,通过“市校”合作,实施水源、水量、水质、水价“四水同治”,探索煤田疏干水置换地下水、地表水的新路径,全力破解产业需求与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为煤炭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通上了“活水”。

找准“切入口”,做好水源“置换”文章

煤田疏干水作为煤矿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富含矿物质的地下水,既不能排也不能直接利用,必须抽取到地面并进行处理后方能重新投入使用,是煤矿安全和正常生产的必要条件。但是煤层与地表隔着很厚的岩层,煤矿抽出来的疏干水,会直接对同一含水层的地下水造成破坏、泄漏和疏干等损害。因此,在含水层不隔绝的条件下,大规模开采煤层下的地下水,将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导致水土流失。所以煤田疏干水的去留和开发利用,成为摆在煤炭开采和资源型地区发展面前最为现实的矛盾。据测算,鄂尔多斯市2020年煤矿疏干水产生量5.83亿立方米,利用量2.9亿立方米(利用率为50%),排放量2.93亿立方米(排放率为50%),排放量大且利用率低。

鄂尔多斯市通过与清华大学水业研究中心合作,系统分析了全市取用水现状、存在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从源头上加强水资源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能力。一是推动煤矿疏干水应排尽排、应改尽改、应采尽采和应输尽输,对全市236个取用水矿井实行分类施策,完成煤矿井下疏干水改造28处,计划2023年完成剩余208处。二是构建“多源互补、多网联调、多层覆盖、高效智能”的水资源配置保障格局,充分开发利用非常规水源,加强水资源统筹调配,对全市所有煤矿疏干水应采尽采,置换地表水用于生态补水,实现黄河水、地表水、地下水三水联调联供。预计到“十四五”末,疏干水综合利用置换出的黄河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将超过4.75亿立方米。

制定“大处方”,做好水量“统筹”文章

煤田疏干水具有水量大、埋藏浅、易于开采,且无需建设长距离输水工程等优势,是一种重要补充水源。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对疏干水管理不到位,水质水量不稳定,缺乏科学有效的统筹调配和综合管理,疏干水利用率低,成为潜在的巨大水患。据调查,鄂尔多斯市疏干水排入生产及生活用水管道后,由于无法监测区分,导致企业无法计量使用且无法获得水权,造成了应排未排、排水不达标等问题,进一步加大了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

通过与清华大学水利系合作,加强系统理论研究,以流域为单元构建区域用水总量、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等“红线”指标体系和水资源调度及配置评价模型,做好全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工作。一是强化煤矿疏干水源头管理、统筹调配和规范利用,编制疏干水利用规划,将疏干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实施总量控制和计划管理,实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保护、统一调配。二是通过政府统筹、企业投资、市场化运作,建立疏干水治理企业为主体、政府主导的“投建管运营”一体化模式,投资32亿元建设覆盖全市重点矿区的矿井疏干水综合利用工程,实现煤矿疏干水“分质、分类”回用,实现煤水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预计到“十四五”末,全市疏干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