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高温是多少度?
气象学上一般以日平均气温作为判断温度的标准,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最低值在02时。 如果一日之内温差小于等于5℃,这被视作“一日温差”;如果一日之内,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20℃以上,则被称为“极端高温”。 而夏季炎热的日子,通常是指日平均气温高于30℃(或最高气温高于35℃)的一天。
但,这只是气象学的判断标准……其实,我们日常感觉到的温度更高!这是因为人体的感觉往往受到风、云、日照、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例如,风速越大,体温感觉越低;阴天和多云的天气下,体感温度也能下降6℃左右;阳光直射下,体感温度甚至能升高6℃。 很多人把35℃当成高温的临界点,其实是基于气象条件的客观存在。当然,这个数值是平均值,也有研究根据气温与中暑相关性,得出适合我国大众的临界值是37.8℃。
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高温热浪可能提前到来。当空气湿度大于90%,高温天可能出现在4月;当空气湿度超过70%,高温天可能出现在6月。
高温天气指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的天气,连续数天的高温过程常被称为高温热浪,是一个足以使人的生命和健康受到危害的自然现象。当气象预报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最高气温升至40℃以上)时,人们应特别注意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人体感觉温度除了受气温的影响外,还会受到相对湿度、气流和热辐射的影响,因此不能片面地以气温来判断人体对天气的冷暖感觉。
干热型高温:主要出现在我国北方地区以及新疆等地,这种天气类型的特点为气温高,降水量较少,空气湿度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和紫外线强度较强,天气往往达到40℃以上。
闷热型高温:主要出现在中伏期间,长江中下游夏季的“伏旱”天气就属于此类,其主要特点为气温高、湿度大,而且持续时间长,体感闷热,人们感觉呼吸困难,常常大汗淋漓。从人们的感觉而言,这种“桑拿天”的不适感是超过干热型高温的。这种高温往往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