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什么天气预报?

严煜棠严煜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昨天,也就是12月20日,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冬至节气。 冬至有“冬节”、“至节”之称,在中国古代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民间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在这一天,白昼最短,夜晚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因此也有“交九”之称。

古人对冬至非常重视,周代每逢冬至,天子都要举行迎冬祭典;东汉崔寔著《四民月令》中提到冬至祭祀的具体仪式;魏晋南北朝时期,冬至正式成为春节庆典的一部分;而到了唐宋年间,冬至已经和元宵节、中秋节一起并称为中国三大传统节日。

虽然如今的冬至并没有上述这些礼仪繁文缛节,但人们在这一天要吃年糕、饺子等美食,还要祭祖、家庭团聚,享受久违的幸福时光。 在民间传说中,冬至还有一个“团坐聚会”的故事。传说冬至这一天,阴间休息一年一度只有一天,阳间的儿孙可以在这一年里供奉祖先,所以祖先们要在这一天回家团圆。

为了不让祖先挨饿,人们必须在冬至这天摆上好吃好喝的东西,等着祖先回来享用。这个故事虽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却反映了人们对亲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在古代,自冬至始,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周而复始,万象更新。这既象征着一个周期的结束,也意味着新循环的开始。在民间,冬至又有“消寒”之称。

古人认为,冬至之后,白昼逐日增长,寒冷的天气也会慢慢消散,故有“冬至一阳生”“冬至大地阳气升”的说法,当然,这种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现代气象科学表明,冬至是北半球白天最短的一天,且越往北极白天越短,当天空完全黑下来需要36个钟头左右的时间,不过此时阳光照射的角度最低,时间最长的一天正午阳光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此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

过了冬至,虽然白昼一天比一天长,气温逐渐回升,但地面获得的太阳能热量仍然少于失去的热量,所以温度并不会急速上升,而是持续下降,直至春分(3月20日或21日)前后,才会发生“立春暖得早,大寒冻不死”的现象。 对于地处北回归线上的云南而言,冬至的到来意味着进入冰寒季节,每天平均光线缩短14秒,直到夏至,白天才会达到时长最大值。

兰娅冰兰娅冰优质答主

冬至有三天,俗称“冬至数九”,进入寒冬了。

“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

“冬至冷,冷一冬。”

这是农谚对冬至节气天气预示着春节冷暖,从气象上讲有一定道理。因为冬至处在“二九”之初,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天寒地冻冰上走”的严寒气候,因此,冬至如果很冷,说明寒流频繁,当年气温基础就低,随时间推移,来年春节气温也低的可能性就大;相反,如果冬至期间气温相对较高,说明寒流侵入较弱,基础温度高,来年春节气温也相对较高。

“冬至不冷,夏至必热。”

“冬至不冷,来春必旱。”

这两句谚语,常在南方流传,它与前两条谚语不同,它在一般情况下,只会应一条,另一条往往会失误,这是受南方冬半年天气大背景造成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