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什么天气预报?
昨天,也就是12月20日,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冬至节气。 冬至有“冬节”、“至节”之称,在中国古代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民间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在这一天,白昼最短,夜晚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因此也有“交九”之称。
古人对冬至非常重视,周代每逢冬至,天子都要举行迎冬祭典;东汉崔寔著《四民月令》中提到冬至祭祀的具体仪式;魏晋南北朝时期,冬至正式成为春节庆典的一部分;而到了唐宋年间,冬至已经和元宵节、中秋节一起并称为中国三大传统节日。
虽然如今的冬至并没有上述这些礼仪繁文缛节,但人们在这一天要吃年糕、饺子等美食,还要祭祖、家庭团聚,享受久违的幸福时光。 在民间传说中,冬至还有一个“团坐聚会”的故事。传说冬至这一天,阴间休息一年一度只有一天,阳间的儿孙可以在这一年里供奉祖先,所以祖先们要在这一天回家团圆。
为了不让祖先挨饿,人们必须在冬至这天摆上好吃好喝的东西,等着祖先回来享用。这个故事虽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却反映了人们对亲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在古代,自冬至始,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周而复始,万象更新。这既象征着一个周期的结束,也意味着新循环的开始。在民间,冬至又有“消寒”之称。
古人认为,冬至之后,白昼逐日增长,寒冷的天气也会慢慢消散,故有“冬至一阳生”“冬至大地阳气升”的说法,当然,这种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现代气象科学表明,冬至是北半球白天最短的一天,且越往北极白天越短,当天空完全黑下来需要36个钟头左右的时间,不过此时阳光照射的角度最低,时间最长的一天正午阳光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此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
过了冬至,虽然白昼一天比一天长,气温逐渐回升,但地面获得的太阳能热量仍然少于失去的热量,所以温度并不会急速上升,而是持续下降,直至春分(3月20日或21日)前后,才会发生“立春暖得早,大寒冻不死”的现象。 对于地处北回归线上的云南而言,冬至的到来意味着进入冰寒季节,每天平均光线缩短14秒,直到夏至,白天才会达到时长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