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塔为什么叫小蛮腰?
“腰”的称谓是怎么来的呢,要从广州塔的设计说起—— 据设计师介绍,广州塔设计之初,考虑到塔身作为公共建筑需要对外树立形象,因此设计了一个很大的腰线,以此来体现广州市的地标性。而“腰”的具体尺寸,也是有讲究的: 首先高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就会失去细的特点,太低则起不到地标的作用; 其次宽度不能太窄也不能太宽,太窄了显得单薄没力度,太宽了又失去了腰的特征。 最后经过多方考虑和多次论证,才确定了现在的“腰”的高度和宽度,而这个“腰”的高度,正是这座塔著名的700米。 而这706米的垂直高度里,有453米是户外空间,这些面积不仅包括了电梯、楼梯和各种管道线路所占用的面积,还包含了约250个空调外机的位置。设计师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和精心的规划,将这些部分全部融入在塔的身躯之中,丝毫没有占用我们的公共空间! 这座高耸入云的电视塔,内部却极其绿色节能:太阳能电池板遍布塔身,将采集到的能量供给到各层用电设备;自然通风系统确保塔内的空气流通,降低对空调的依赖;雨水收集系统减少对自来水资源的消耗…… 这样一座环保绿色的建筑,与广州建设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目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除了室内外的精心设计之外,人们也非常关心广州塔的运行能耗状况。那么这座高达600米的玻璃幕墙结构体,运行起来是否非常耗能呢? 根据有关部门的测算,相较于同类型结构的建筑物,广州塔的运营能耗仅高出52%左右,这个数据远低于国外同类建筑的实测值(1.2倍~1.8倍),充分显示了广州塔在绿色节能方面的出色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