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犀浦是哪里?
“犀浦”这个名字的本意是指今天成都郫都区的犀浦街道(原犀浦镇),不过随着时代变迁,它也有了新的含义和衍生出别的地名了。
在民国时期,当时国统区实行保甲制度,而乡镇则分为乡、镇两级政权。1940年2月,国民政府命令各地改乡为镇,同时为了便利管理将当时的五城区和九龙镇(现黄田镇)划出,设置成都市,并派兵进驻。
成都设市后,市区被划分为16个街区,其中就有今天一环路以内的蜀华街、新成华、青龙街、万福桥等7个街道以及今天的玉林北路、玉祥路等8条街道。而原来隶属于青羊区的昭觉寺、牛王庙等地名也逐渐变成了现在的太升路、顺城街等。 与此同时,原属双流县的仁寿县划归成都市管辖,原来的仁寿县治所在地文庙街也因此变成了“县南街”。后来人们习惯了称呼其为“县南”。
到了1951年的3月,政务院批复同意撤销成都市,其行政区域并入川西行政区。此时成都的城市面积仅仅比解放初期增长了约3平方公里。
不过,1952年底,中央决定在西南进行大规模建制调整,重新设立成都市,并将温江、彭州、灌县(今都江堰市)、崇庆、新繁、金堂等县划归成都市管辖;同时,把原属于仁寿县的文庙街等地划归成都市管辖。至此,文庙街又回到了成都的版图之中,并且沿用至今。 而作为老成都标志性建筑和地理坐标的魁星楼,因楼高耸入云,远望犹如一支巨大的毛笔,所以也称“笔楼”或“魁笔”。
据说,此楼始建于唐代,明代重修,清代又曾修缮。可惜到民国时已经破旧不堪。
上世纪二十年代后期,成都的租界地由春熙路东延至北至东大街、南到科甲巷(现在的骡马市)一带。英国人就在这一带修建了著名的奎星楼。
抗日战争爆发后,四川成为大后方。为了满足抗战需要,国民政府迁移了大量企业和机关来蓉。在这一背景下,成都市的城建开始突飞猛进。
1937年至1939年间,成都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城建工作,修建道路、改造河道、新建公园、扩大校园……很多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地名都来自这段时间:二环路、人民北路、解放路、总府路、武侯祠、草堂寺等等。 而位于旧城的魁星楼因为年久失修,在日军轰炸成都时的1940年被毁于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