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入伏时间?
“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中国传统计算入伏天数的方法之一 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20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第一天。 这里的“庚”是什么意思呢? 在中国古代,用干支来表示日子。每个干支都有对应的五行属性,而地支中的“子午卯酉”四支的五行属水;“寅申午戌”四支的五行属木;“辰巳未申”四支的五行属火;“亥子丑寅”四支的五行属土。
“庚”属金,在五行之中,它与辰、戌、丑、未都属土,被称为“阳土”;与甲乙属于同一个东方木;与丙丁属于同一个南方火;与戊己属于同一个中央土;与庚辛属于同一个西方金;与壬癸属于同一个北方水。 这里需要提到一个人的名字——朱熹,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一个算命先生。他著有一本《皇极经世书》,这本书以周易为基,融合道家思想,把干支为阴阳五行的复杂系统,进行了简化处理。认为只要记住六十甲子中的前十八字即可,因为它们的顺序代表了不同的季节,而每一个季节分别代表了一个五行状态。 根据“夏至三庚数头伏”这句谚语,先确定夏至的时间,再找出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这样便确定了初伏的开始时间。然后依此类推,就能依次推出中伏和末伏的开始日期。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古代使用的计时工具漏刻,每一昼夜被划分为一百刻,而每一刻又等分为二十四分,这样,一个时辰就被划分成了八个刻。古人所说的“子时”并非如今意义上的凌晨1时至3时,而是现在的23时至1时;“丑时”也不是如今的1时至3时,而是现在的3时至5时……以此类推。
按照古人的方法计算的“初伏”时间和我们现代使用的电子计时器计算的初伏时间有一个两个小时的差距,正是由于这种差距存在,所以古书上说的某一个节气,我们会发现它的具体时间有两个甚至更多。这是因为古人将一个节气分了八刻,而我们现在只区分了四个时间点。 除了“夏至三庚数头伏”之外,还有一个“小暑头伏不相逢”的说法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它的到来意味着夏天正式开始。
如果小暑当天没有出现“三伏”,那么头伏就会向后延一天,以此类推。 用今天的话来讲,“小暑头伏不相逢”其实是指头伏开始的首日并不是和小暑同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