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钟楼在哪?
西安钟楼位于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古都西安的象征。始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原先建于今东大街北端,明朝末年毁于地震,清康熙、乾隆二帝先后曾两次南迁并扩建钟楼。民国时为了扩建大街钟楼又一次搬家,最后迁至现址。
西安钟楼整体建筑为砖木结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总面积1377.6平方米,高36米,地上四层,一层层高5.4米,二、三、四层每层高度均为6.1米,一层有东西向胡同贯通,二、三层有木制楼板相连。楼体为砖木结构,由楼体、楼基、屋顶三部分构成。
西安钟楼的主体建筑为四层,重檐三滴水式,四周有回廊。顶层有一座玲珑古朴的拱形楼阁,这就是著名的景云钟。
钟楼内共有118块匾额,堪称中国匾额博物馆,其中有四块著名的匾额,一是南面“威声远震”和北面“声闻于天”,是明太祖朱元璋御制。“迎王庆寿”匾是慈禧太后亲书,“明鉴悬昭”是光绪皇帝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