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有什么旅游景点?
1.小七孔 位于荔波县城北部的小七孔风景区,距大七孔景区5公里。景区内因一座建造于道光十五年(公元1836年)的小七孔石桥而得名;景区内有众多有趣的小景点,包括鸳鸯湖、卧龙潭、百鸟苑等;此外还拥有众多的原生态瀑布群落,其中最为壮观的就是全长7公里的石钟潭瀑布,其磅礴的气势足可与黄果树大瀑布相媲美。
2.茂兰 位于荔波县南部,是保存完好的喀斯特原始森林,属国家重点保护的自然保护区之一;茂兰景区以雄、秀、幽、险著称,尤以溶洞峰林最具特色;景区内的原始植被保存完好,拥有罕见的峡谷、伏流、地下河等景观,是“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
3.大、小章江 大章江和小章江均发源于贵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水族地区,两江水在荔波县境内交汇后称为樟江,最终注入北部湾;由于水流清澈,两岸风景秀丽,因而有“百里樟江风光带”之美誉,尤其是到了秋季,满山层树林叶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4.瑶山古堡 瑶山遗址位于荔波县城北部的瑶山乡拉内村。公元前111年左右,汉武帝开边置吏,正式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建立郡县制管理。在今贵州境内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荔波瑶山和三都水寨一带,当时称为“且兰国”(即牂牁国)。西元一世纪左右,且兰王毋双被汉将杨仆所杀,其部分后裔迁移到荔波一带居住,形成了今天水族的祖先。
荔波古为且(苴)兰国地。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元鼎六年)设牂牁郡且兰县治,属益州刺史部牂牁郡管辖;东汉末年属益州犍为郡且兰县辖。西晋武帝泰始元年分夷县地置临郡、临侯国,次年又改临郡为牂牁郡,领且兰、夷道二县。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九年(394)改牂牁郡且兰县为且兰邑。南朝宋文帝元嘉七年(430)废且兰入夷道。梁、陈时属夷州辖境。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夷州为叙州长葛郡,辖且兰、夷道二县。唐高祖武德四年复夷州名,贞观十三年(639)又改为叙州,玄宗天宝元年(742)改叙州为黎邛郡,肃宗至德二年(757)复改黎邛郡为叙州。元和十二年隶四川东川节度使,后隶峡路营田和夔州、利州、潼川府路。五代及宋仍属叙州。元代改属顺宁府。明洪武五年(1372)隶贵州都司平彝护卫,十一年改隶云南都司;永乐十五年(1417)移贵州都指挥使司于贵州卫城,十六年析平彝卫地置平溪卫,置卫所辖之地方改属平溪军民宣抚司,清初仍之。雍正十年(1732)升平溪卫为安南卫守御千户所,并置安南、平伐二乡归其所辖;乾隆三十一年(1766)增置下江乡;咸丰年间,原隶古州安抚司、董架长官司之地划归其所辖。民国二年(1913)撤平溪军民府,次年改置平溪县,县治驻古州镇。民国二十四年(1935)属贵州省第八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七年至三十年先后隶属第四、第五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属第三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为荔波县,隶贵定专区;1956年8月1日改隶安顺专区;1958年1月改隶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65年复隶安顺专区;1970年隶安顺地区;1981年9月改隶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至今。
据《新唐书·地理志》载:"且兰故城"在"黔南州西北百七十里,今荔波县东北八十五里也"(引自《荔波县志》)。
5.昌明古镇 昌明镇地处荔波西北部距县城34千米,东与茂兰相连,南与玉屏相接,西与板寨接壤,北与独山影山镇交界。全镇总面积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6公顷,全镇下辖8个村(居)委会50个村民小组现有常住人口10388人,其中农业人口9975人非农业人口413人。
6.瑶山公园 “瑶山园中树,春色四时繁”。这是明代诗人徐光启对当年瑶山景色所作的生动描绘。 如今,这座公园依然保留着当初的那份韵味。
7.月亮山 在荔波县城约5公里处的甘竹岭上有一座奇特的山峰,孤零零的耸立在群山之中,远远望去,就像一轮弯弯的明月,悬挂在空中,人们称之为“月亮山”也叫“郎德山”。 登上山顶俯瞰四周,脚下那块巨石犹如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双手托起皎洁的明月;而月亮山上绿树成荫,藤蔓缠绕,郁郁葱葱的山野中点缀着星星点点的村寨,炊烟袅袅的农家屋舍,犹如画卷一般呈现在眼前,令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