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为什么是魔都?
“魔都是指其现代性与商业化程度。” 首先,这个定义里面的“现代化”和“商业化”程度应该都是中国数一数二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说,“魔都”的确可以代表上海。 但这里的“现代化”和“商业化”可不仅仅是城市面貌、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高那么简单,它们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
从开埠到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先后经历了租界时期(殖民主义)、新中国建立初期(计划经齐)、改革开放以前(城乡分割的工农联盟)以及改革开放至今(市场经济发展)这样几个历史阶段。在这几个发展阶段中,上海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与中国当代的历史紧紧相连。“摩都”这个称呼也包含着我们对这些变化的认同与感慨。
1.租界时期的“都市化"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起,上海陆续迎来英、美、法等列强的租界期。在此期间,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获得在华人聚居区划分“租界”并拥有司法权和行政权等特权。作为西方在华经济和文化利益的集中地,上海租界大肆搞城市规划,建公园,修马路,把整个上海推向了现代化的进程。
二十世纪初,上海出现了第一座公园——静安寺公园(今静安区体育场),随后又有北苏州路公园(今圆明园路)、南苏州路公园(今北京西路公园)等相继落成。这些园林式的公园成为中外人士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除公园外,英租界的市政建设还包括了公共租界工部局(即后来的上海市工务局)、公共租界水厂、英国领事馆及巡道街等道路的建设,以及黄浦滩的筑堤成陆等等。 由于英租界的土地都是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行获得的,因此它们的城市建设没有经过中国人同意,被看做是在“非法占据的土地上进行的不合理的规划” [2] 而引起了中国人的不满。吴淞工商分会就曾在《申报》上发表声明,揭露列强“借营造西人之乐土为掩护,以达经济侵略之野心” [3] 的真实意图。然而尽管有这样的争议,不可否认的是,租界时期的市政建设确实使上海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种改造城市的做法也对上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一切,都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大规模城市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和历史遗产。
2.计划经济时期“工厂化” 上海在改革开放前的一段时期受到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青睐,工业产值在GDP中的比例达到极高。这一方面得益于苏联老大哥的援助,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上海在近代历经战乱却总能“劫后余生”,保留了中国最早的工业基础。于是上海在计划经济时代成为了全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 为配合工业的发展,上海还建起了许多职工住宅区和基础设施,如延安中路人民体育场、延安东路市民浴室、徐汇区的康健新村等等。虽然这些建筑留下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时代的烙印,但是它的建造体现了上海作为工业基地的强大生产能力。 与此同时,上海也在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1950年代中期,上海开始修筑外环高速公路,后来改名为延安东路隧道和复兴东路隧道。长江三角洲其他地区的公路网也在加快布局,苏州河上的路桥也逐渐增多,这些都为以后上海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这个阶段上海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势,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问题也接踵而来。为此,从中央到上海都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运动,对城市进行“大扫除”,清除所有“垃圾站”,将城市的生产和生活组织起来,全面向工业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