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怎么看地铁?
我来个不切实际的回答吧,希望以后能实现—— 首先,所有线路全部采用地下线形式,因为修地下的难度和成本确实很高; 其次,新建地铁不再以“公里”为单位,改以“站数”计算。即有多少个站点需要建设多少站,而不是现在的“线路长度”,这样能最大程度减少对地上的影响; 第三,今后所有新开的地铁线路都不再与既有线路直接连接。即采取完全独立的系统,无论是高架还是地下。这样不仅能解决交叉换乘的问题(目前各换乘站都是依托两条或两条以上线路交汇形成的)也能更好的控制噪音影响; 第四,今后新建的车站都将尽可能考虑美观问题,减少混凝土建筑的方式,采用拱形结构、装饰性墙饰等方案来增加美感(日本很多地铁站很漂亮而且方便,当然造价也高); 第五,加强对于现有线路的改造力度,在不影响通行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对周围的影响。比如降噪音,增空调降温水的措施等等; 第六,对于现有的车辆采用新的工艺技术升级换代,降低能耗,排放污染物,提高舒适性; 第七,逐步完善轨道交通网络,缩短发车间隔,增加线路长度,优化换乘流程,提升运营服务效率和质量。
最后,我想说现在上海正在积极发展城际快速轨道,即沪宁、沪杭等线路,这种铁路运量更大,对周边环境影响更小(除非发生故障事故),且大部分位于郊区间,有利于改善郊区土地利用情况和周边民众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