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窖口在哪里?
滘 口 在哪裡? 你說的這是個地道廣府人的名字,不過很多非廣府人(外地人)也聽說過。因為一個著名的電影院曾用名「滘口电影院」,就是現在北京西大望路那塊地兒的「北京 UME 国际电影城」。(注:本人不是北京人,對於北京沒有特別的感情,所以以下提到「北京」一詞時,指代均為該地名)
那裡曾是北京最大的电影院之一,由於年代久遠和建築本身的局限性,這個大影廳只能坐600多人,但是風格卻是極其華麗的。1958年經國務院批准的《全國文藝工作者協會章程》中明確規定「中央電影局為全國影戲團體的統轄機構」,同時建立了「中國影劇團總匯」,統管各地方劇院的影片發行、放映和買賣。這一機構後來被稱為「中影」或「中影公司」,也就是今天的「中國影業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1973年底,中影在公司內部調整了業務,在各省会及地級市政府所在地設立了14家分公司,同時開始自辦影戲場,原來的「中影公司」改名为「中影美術片廠」,專門負責制作美術片(即外國電影的翻拍權),而原先的「中影總匯」則改組為「中國影線上聯運有限公司」,簡稱「中影聯運」,承接各地影片發行和放映的事宜。
從那時起,中影聯運就負責全國所有影院的影片供应和價格標準。1975年,中影聯運又負責建立了「國家電影專賣店」,統一銷售一切需要申請購買證件才能買到的境外影片,包括美術片和漢語對白片(即內地所謂的「港台片」)。這些影片的進口、發行、放映全都由中影聯運承擔,因此他們在當時的票房分帳中獲得很高的回報。
我父親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在中影聯運工作的一個普通員工,他告訴我們那一時期的中影聯運非常興盛,財勢雄厚。據他所說,他們那裡的領導為了爭取更多的好片源,不惜花重金向別國買入。在那一段時期內,中影聯運所擁有的片庫是非常龐大的,除了收藏各國的优秀電影作品以外,還收藏有大量的歷史文獻影片。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影聯運仍然執掌著国内電影發行的巨大權力,甚至能夠左右某一電影是否可以上映的程度。按照父親和他同事们的說法,那時候想要得到一部新片的試映資料(即未經加工修飾的「原始版本」)並不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只要你有足够的門檻,甚至可以通過中影聯運的門徑得到你想要的「片花」(即是將影片中最精彩的片段選剪合成,以供採訪參考)。
然而好景不长,隨着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多元競爭格局的形成,以及國家有針對性地提出要「解決戲院營業稅高企問題」,從1992年起中影聯運逐步放棄了其獨佔的地位,首先遭受的是經濟利益的損失(影館須按營業額繳納5%的電影專賣稅),接下來就是大片的斷層(因為沒有了中影聯運這個「一鍋煮」的局面,片商要支付更多的費用去買到原本屬於他的片源)。
最終,中影聯運不得不放下身段,在2002年和2003年連續兩次被併入中國郵电集团,成為其旗下的一部門客戶。 而這個曾輝煌無比的電影帝國就在這樣的轉折之中變得漸漸衰落下去…… 以上文字是對「中影联运」這一概念的簡單敘述,如有錯漏,歡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