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印度时间?
印度时间(India Standard Time),简写为IST;比北京时间晚13个小时。在“世界时”体系中,其标准时间为05:30:00。 IST是印度的标准时间,而西印度的港口城市孟买与其相邻的东海岸城市加尔各答的时间差为半小时。 由于历史原因,东、西部各分成三个省,所以每个省的时间都比北京时间慢一小时。比如新德里属于西部省,孟买属于西孟加拉省,加尔各答属于东孟加拉省,三地的时差均为半小时。但新德里的经度较之其他两地要偏东一些,所以其本地时间实际上比另两个地方的时间都要早一个小时。
不过对于印巴两国来说,这个差别并不重要,因为两国都在西五区,采用同一套“世界时”体系。 在西五区,一天共有24小时,每年365天或者366天(闰年)。从1月1日到7月1日,白天的时长逐渐增加,而从10月1日到次年3月1日,则逐渐缩短。全年白天最长的一天是在夏至 (6月21日或22日),最短的一天是在冬至 (12月21日或22日)。
按照“世界时”的计算方法,中午12点总是固定不变的,无论是一年中的任何一天。所以,如果新德里早上9点半日出,那么太阳就总在这个时间升起,不管是不是夏至,也不管是不是闰年。同样,如果新德里的正午12点时刻,太阳正好到达最高点,那么这一时刻也永远相同,不论是否冬至,也不论是否闰年。 但对当地人来说,这些自然现象的意义并非不重要——特别是对于需要按时出勤的上班族来讲。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地方时”系统,按日历计算24小时,每日的“地方时”都是从正午开始的。以新德里为例,每年的6月中旬到7月下旬,“地方时”每天均比“世界时”早一小时;而在10月中旬到下年的4月中旬,却总是比“世界时”晚一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