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钟楼有多少年历史?
西安钟楼初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原在西大街,为明代都指挥使卫国公邓愈主持监修,明万历十年(1582年)巡抚御使龚贤将钟搂由西大街整体迁移,建于今址,也就是西安市中心的十字路口之上。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了。
钟楼,顾名思义楼上悬一口大钟,其用途主要是作为报时之用。唐、宋时期其报时工具是更漏,钟楼则辅助更漏报时。一般在夜幕降临之后,在钟楼里设置一口大钟,由更夫掌管,按时敲响,向全城报时。每次撞钟3响,相隔有1刻钟时间(约15分钟)的间距。一般子夜前后每隔1个时辰(约2小时)撞1次钟,以代替更楼工作。
到了明代改用击钟报时。钟楼上悬有12吨重的明代大钟,铸造于明成化年间(1465-1587年),距今已有400--500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