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氏有哪些景点?
1、三川归流(大虹桥) 三川即颍河、涡河、洪河路,古称散流,明代初年,县城被洪水冲毁,迁于沙岗之上重建,故有此称。明嘉靖四十四年《建县后记》云:“城之西南有颖水自西而来,至城东有涡河自北而往,会为涡颖。”清乾隆五十五年重修《尉氏县志》载:“三川归流处,其势如虹,故曰大虹桥。” 此桥位于县城东一华里处的洪河路上,南北走向,建于明初(具体年代待考)。据当地人说,该桥为单孔石拱桥,东西横跨在洪河两岸,气势雄伟,颇为壮观。可惜,该桥于“文化大革命”中损毁,今仅留几个桥墩和一块重约五百公斤的铁链。 在桥上南望,但见颍河、涡河犹如两条绿色的缎带,蜿蜒流淌;桥下洪河碧波荡漾,小舟轻轻掠过;远处,一座小村庄掩映于绿荫之中…… 漫步桥头,仿佛看到当年这里车马喧天,商贾云集的繁华景象。
2、包拯墓 包拯是宋代淳佑年间人,生前任端州(现广东肇庆)知府,卒后葬于端州。他的墓地原在端州城西十五里的岩前村,后人因其“廉俭爱民”,将其墓迁至城内。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端州知府彭玉麟重建包公墓并立碑,碑阳刻“宋包孝肃公公墓”,碑阴刻“端州府同知兼管本州团练周景濂撰”之字样。1956年,由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移驻西安交大。
3、文庙(现尉氏二中校区) 文庙,即孔子庙,是古代祭祀孔子的地方。尉氏文庙始建年代无考,据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尉氏县志》记载,县城内的夫子庙有三间殿堂、六室学斋。现存建筑为民国十七年(1928年)所修。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具有典型明清时代建筑风格。
4、中山图书馆 该馆创建于一九二九年十月,由旅外乡亲捐资建成。馆址设在县城关帝庙内,馆长由县长兼任。藏书主要有线装古籍和报纸两大类。其中,线装古籍达三万三千余册。报纸分国内和国际两种,国内报纸自清雍正六年(1728年)的《河南府志》起,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的《尉氏县志》止;国际报纸自1929年的《北京晨报》起,至1949年的《大公报》止。该馆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之初停办,1978年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