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滩在哪个区?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值得好好回答一下。 老上海没有所谓的“黄浦滩”和“北苏州路”,这两个名词是民国以后才有的。 “沪上”这个词也不是上海的别称,而是对长江三角洲南部的通称。(《辞海》) 上海本埠的范围,古代与今无异,就是指现在的黄浦公园到光复东路鸿德大厦,以及以北,以东,以西,以南的整个区域。 这里一直是江、河、湖、海交汇之地,因此古地名以“汇”为多——黄浦江之“浦”字也是由此而来:黄浦/黄浦滩=黄浦江边的滩地;外滩=外边的滩地。
到了南宋,这里逐渐形成村庄集镇,名为“沪渎卫”,又称“上海镇”。 明朝建市后,官方文件开始使用“上海”名称,并在城东北角建起城墙和城门,即今天的人民路、方浜中路一带。(上海县故址) 虽然上海县城有了城墙,但人们还是习惯称其为“沪上”或“沪渎”。
1843年开通商埠后,对外交往增多,为了区别于国外的“HONG KONG”,官员们决定给上海取个英文名SHANGHAI。 但英文中的SHANGHAI指的却是旧上海的西南隅,即今日的黄浦区。 后来大家都习惯了“Shang-hai”这个称呼,也就用惯了。(上海英语里的来源) 这导致一个有趣的现象:上海人的自我认知是“沪上”、“沪渎”,而外界对上海的称谓却是“Shanghai”或者“Shanghai (the) Municipal District of Shanghai”。
直到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因为南京有“江宁府”和“上元县”故址,不便于建市政府,于是就把原属苏州府的武进县(常州)划出来作为行政中心,并将新设的政区命名为“上海市”,以苏州城区及其周边地区作为市区,俗称“北苏州路”。 “上海”作为地名正式出现在官方文献中。 而苏州则被借用来代指现在的苏州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