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铁有多贵?
我坐过最为昂贵的地铁,也坐过最为便宜的 - 那还是2013年,我和小伙伴去台湾交流。那时候还不用刷磁条(注:台湾交通卡叫“悠游卡”),在台中火车站附近随便找了个便利商店就能买到票,价格好像是每人450台币,合90人民币左右。 在台湾坐了两个月地铁,印象中就是价格便宜,经常有人让座,车厢比较新但人多。 然后去了香港,买了张八达通卡,坐地铁公交啥的都能刷,非常方便。不过后来发现坐地铁竟然要按路程收费!而且非常贵。。。
以港铁观塘线为例,从九龙塘站到旺角东站,距离不到7公里,票价却要6.1港币。当然我并不是每天上下班都坐地铁,有时候自驾或搭巴士。但我记得有一次乘大巴从铜锣湾到大屿山,好像是大巴司机说要180港币,当时觉得香港的公共交通真是又贵又复杂。不过后来了解了香港的土地政策后也就理解为什么这样设计了。
香港地铁路线图是所有大都市中最复杂的,地铁线路的收费也是最高的。香港地铁的票价以里程数为基准,乘车距离越远,收费越高。而且,不同时段、是否换线等因素都会影响价格。
比如从香港岛到九龙半岛,最近的过海路段是湾仔北至柴湾,这段路大约1.5公里,要收12元港币;而中间的海港隧道(从金钟至港岛南,到九龙红磡)长2.6公里,只需要5港元。从香港岛北部的上环到九龙半岛北部的九龙塘,大约10公里,要收20.5港币(2.87元人民币/公里);从香港岛南部的黄竹坑到九龙半岛南部的牛池湾,也只有19港币(2.71元人民币/公里)。差距非常大。
2012年,香港地铁成人票价每公里平均为2.5港币,大约是北京、上海的2倍,是新加坡的2.25倍(以上均来自港媒《成报》)。香港地铁的高票价也是促使许多上班族和学生乘坐巴士上班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香港地铁的客流中,只有大约55%是乘坐地铁直达目的地,有25%是换乘其它交通工具去往目的地,还有20%的乘客只是利用地铁去乘坐其它交通工具。相比之下,新加坡MRT的直达率能达到75%。
目前香港政府对地铁公司采取的是票价补贴政策。按照2012年香港特区政府财政预算案,从2012/2013至2015/2016四个财政年度,每年将向专营巴士和地铁提供15亿港币的补贴费用,用以缓解涨价压力,四年内总补贴为60亿港币(约60.3亿人民币)。2012年,每一名香港市民获得的地铁补贴费用达到200港币。
除了直接补贴外,政府还会通过减租和免租的优惠政策来减轻地铁公司的费用,从而降低票价压力。根据《地铁条例》,香港政府在租用土地给地铁公司时,租金一般会以地铁投入服务前两年的一般用途地租的七成为上限(这和内地地铁由地方政府作为出资人代表来修建有很大区别)。而且当政府要求修建无法盈利或收入偏低的路线,或遇到通货膨胀导致成本增加等外部因素,政府会对地铁租金和地租进行减免。比如港岛南沿线、红磡湾等线路的规划就是按照“无需盈利”的原则修建的。
与之相比,北京地铁、北京公交集团在2012年获得的财政补贴约为100.5亿元,每一名北京常住居民获得财政补贴不足300元,只有香港人均补贴水平的49%。
高运营成本催生高票价
香港地铁高票价的原因主要还是其运营维护成本较高。香港是全球房价最高的城市,而地铁大部分线路都在地下,修建和运营过程都需要向政府支付高昂的“地租”。再加上香港地铁均为“岛式线路”,没有“侧式线路”用作维修和车辆停放,所以要修建专门的地下车厂,增加了地铁建设的成本。比如荃湾线的柴湾车厂就设置在柴湾海底。
香港地铁1979年开通时的造价为54-59亿港币,而2000年通车的港岛南线造价达到120-150亿港币,造价增长了近2.5倍,而线路里程只增加了48%。可见,工程造价的飞速上涨对成本的影响非常大。
除此之外,香港地铁的运营维护成本也高过内地。比如,北京地铁2008年的员工总人数为14983人,而2010年香港地铁的员工人数为7263人,但是北京地铁和香港地铁的线路里程相当、客运量仅存在40%的差距。按照单位员工对应的乘客量计算,香港地铁的比例为1250,而北京地铁仅为803,可见香港地铁的员工成本要高于北京。